禁用渔药有什么危害

禁用渔药有什么危害,如今种地都很少用农家肥了?这个问题必须先了解什么是绿色食品、农家肥的知识,然后就知道能不能吃到绿色食品了 。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 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
等级分类
绿色食品标准分为两个技术等级,即AA级绿色食品标准和A级绿色食品标准 。
AA标准
A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 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 , 而是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保护或提高产品品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
【禁用渔药有什么危害】A级标准
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产地的环境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 , 并积极采用生物方法,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
具体标准
中国的绿色食品标准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制定的统一标准 , 根据标准不同将其分为A和AA级两个级别 。A级绿色食品的标准是参照发达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标准制定的 , 要求产地环境质量评价项目的综合污染指数不超过1 ,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地使用安全的人工合成农药、兽药、渔药、肥料、饲料及食品添加剂 。AA级绿色食品的标准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有机产品的基本原则,参照有关国家有机食品认证的标准 , 再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要求产地环境质量评价项目的单项污染指数不得超过1,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 且产品需要3年的过渡期 。
农家肥是好东西,但好多人好像歪曲了农家肥的意思 。
农家肥:很多人会说,农村现在都不养家禽了,哪来的农家肥 。其实不然,虽然农家肥的主要材料来源于粪便,没有家禽的粪便 , 不是还有人类的粪便么?再者说,农家肥只是一个称呼,又不单指家禽粪便,像一些树叶、秸秆、草木灰等也是可以制作成农家肥的 。而且有些大型的养殖场这些农家肥产出很多 , 一些农民伯伯会直接去地方的养殖场购买或免费帮助清扫来获得农家肥 。
怎样才能吃到真正的绿色食品?经过小编的讲解,相信大家知道怎么才能吃到真正的绿色食品了吧 。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不断渴求,国家也在逐步加快对绿色食品行业的投入和开发 。相信不久的未来,我们大部分人都可以轻松吃到真正的绿色食品,享受更健康的生活 。·你笕得呢?
海参营养价值很高?海参的大面积人工养殖在我国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了 。有完善的养殖体系,种苗和饲育养殖方法 。下面介绍一下海参人工养殖概况以及我国开展海参人工养殖的地区以及参考资料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
(山东东营黄河口海参养殖厂)
发展历程
海参的人工养殖最早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
1954年 我国开始海参育苗研究
20世纪60年代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培育出一定数量的稚幼参
1973年 黄海研究所承担了刺参人工育苗技术研究课题和国家公关项目
20世纪90年代 以长岛为核心,对外逐步开始进行海参养殖
21世纪初 海参逐步在山东、大连地区开始大规模的生产建设
2010年左右 海参逐步成为一项新的热点国民经济产业
(河北乐亭姜各庄镇海参养殖基地)
概况
刺参的人工养殖已成为一项新兴的,前景广阔的养殖产业 。辽宁的大连、丹东、营口、锦州;山东的莱州、荣成、乳山、蓬莱、烟台;河北的秦皇岛、昌黎等地海参育苗、养殖开展的非常红火 。近几年,在浙江、福建沿海也逐渐兴起了反季海参的养殖热潮 。
(立体混养模式 山东好当家集团海参养殖厂)
所需水质
海参养殖所需的水质条件必须符合国家养殖水环境标准: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PH、COD、重金属离子等指标均应控制在国标以内 。
(山东荣成市全国海参养殖加工示范区)
所需饵料
海参养殖所需的饵料必须满足海参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
海参育苗:海洋红酵母、单胞藻、光合细菌 。
海参保苗:开口饵料、稚参饵料、幼参饵料、鼠尾藻粉、马尾藻粉、海浮泥 。
海参养殖:成参饵料 。
(霞浦县溪南镇溪尾村海域海参养殖?。?
规模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海参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我国周边海域污染严重,而海参对水域环境又要求极高,因此,养殖户只能转向室内养殖 , 虽然野生海参养殖开始衰退 , 但是,室内养殖却风起云涌,由于室内养殖的兴起,使我国海参的产量快速提高 , 如下表所示:
这几年海参价格的起伏不定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风险,深入了解并把握海参的养殖规模与市场需求对养殖户来说尤为重要 。
(石岛湾海域海参深海养殖区)
参考资料
海参增养殖
高效益药用动物养殖技术-海参
无公害海参标准化生产
无公害刺参养殖技术
无公害刺参.鲍养殖技术
海参健康养殖技术
海参 海胆增养殖技术
海参、海胆生物学研究与养殖
海参人工育苗增殖
海参扇贝鲍鱼育苗和养殖
无公害刺参.鲍养殖技术
中国动物志棘皮动物门海参纲
海水养殖致富宝典
海参健康养殖技术
(霞浦县溪南镇溪尾村海域海参养殖?。?
最后建议您结合您家所在地的具体地理环境选取辽宁,山东,福建其中一地进行一下实地考察再决定选取什么种苗以及养殖方式 。养殖业有风险,请尽量考虑周全 。
草鱼养殖技术?草鱼养殖技术如下:
1.环境与池塘选择 草鱼最容易生?。?养殖无公害草鱼应有专门的养殖基地,并形成一定的规模,基地周围无污染源 。养殖基地应具备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畅通,鱼塘之间互不相通,交通运鱼方便,饲料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条件良好 。
2.鱼种选择 要想养好草鱼,必须选用健康活泼的优质鱼种,自繁自育的鱼种的亲本应来源于有资质的国家认定的原料场 , 苗种经无公害培育而成,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具备品种优良性状,条件具备的最好自繁自育为好 , 如从外地引进鱼种须经检疫合格方能引入 。
3.鱼种消毒 鱼种放入前须经消毒处理,可选用二氧化氯每5-10分钟20-40毫克/升、食盐每5-20分钟用1%-3%、每15-30分钟用8毫克/升,高锰酸钾每15-30分钟10-20毫克/升等药物浸泡消毒 。放养比例按80∶20放养模式投放鱼种 , 即主养草鱼占80% , 配养鱼占20% 。
4.科学投饵 草鱼在自然水域主要取食水草,在池塘无公害养殖中,适宜采用配合科学配比的颗粒饲料 , 减少残饵对水质的污染,充分提高饵料利用率 。搭配投喂的水旱草、应柔嫩、新鲜、适口 。饼粕类及其他类饵料,要无霉变、无污染、无毒性,并经粉碎、浸泡、煮熟等方式处理后 , 制成草鱼便于取食、易于消化的饵料 。投喂饵料要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投饵原则 , 还要通过观察天气、水体情况及鱼的吃食量确定合理的投喂量 。
5.合理投喂渔药 渔药是用于预防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病虫害的物质,如果使用不当,极易在鱼体内残留 , 造成鱼的质量不合格,因此要慎重使用 。渔药一般包括杀菌剂、灭虫剂、水质改良剂等 , 目前一些传统渔药已被禁用,如氯霉素、呋喃唑酮、五氯酚钠、孔雀石绿、磺胺噻唑、泰乐菌素等32种渔药,不能在水产养殖中使用,在选用渔药时应特别注意 。
蛭弧菌在水产为何禁用?蛭弧菌不属于渔药范围内,农业部于2015年10月1日起禁止使用噬菌蛭弧菌微生态制剂 。蛭弧菌是寄生于其他细菌(也可无寄主而生存)并能导致其裂解的一类细菌 。最近一直听人讲,说国家农业已经禁止生产噬菌蛭弧菌了 。那么噬菌蛭弧菌为什么禁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294号》为加强兽用生物制品标准管理工作,确保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我部组织开展了兽用生物制品标准清理工作 。经研究,对不符合当前国家动物防疫政策、存在较大生物安全隐患、已被新产品取代且至少5年无企业生产,以及检验项目不全、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81个兽用生物制品标准予以废止 , 自2017年1月1日起 , 停止经营、使用上述81个兽用生物制品 。其中第13项就是噬菌蛭弧菌微生态制剂
渔产养殖有什么污染?总的来看,水产养殖与水环境污染之间不是一个简单划等号的问题 , 只有出现了不协调 , 才会带来水环境污染问题 。
养殖水域污染有外部的因素,也有内部的因素 。严重污染只是个别地方才会出现 。我国每年养殖水产品的总量是5000多万吨 , 总体上水产养殖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不是像有些媒体炒作的那么吓人、那么严重 。尽管如此 , 国家也必须对水产养殖带来的负面影响给予高度重视,这一点毫无疑问 。
从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看,养殖水域周边的各种污染 , 严重破坏养殖水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用地不断扩张,使水产养殖水域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 渔民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从产业发展的内部环境来看,水产养殖布局不尽合理,如部分地区近海养殖网箱密度过大 , 水库、湖泊中的养殖网箱网围过多过密,而一些可以合理利用的空间(如深远海、水稻田、低洼盐碱地等)却没有开发或者开发利用很不够;一些落后的养殖方式亟待转变,产业的规模化、组织化、品牌化程度较低 , 等等 。
水产养殖水体中的污染物主要来源是养殖过程中的投入品 。饵料和水产肥料是现今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必需品,水产养殖品种几乎都是异养生物 , 在目前高生物负载量的水产养殖模式中 , 人工投饵是水产品重要的营养和能量来源 。
但在养殖过程中很多养殖户过分追求高产高效 , 向水体过量投入饵料、肥料等外源营养物质,投放方法、用量不科学会导致饵料剩残过量,投入品无法被水产品完全消耗 。
饵料剩残量根据饵料本身在水中的稳定性及养殖生物取食的易得性有所不同 , 有实验资料显示在部分池塘和网箱养殖过程中,残饵量可高达20%—30% 。大量残饵、肥料和生物排泄物沉降堆积,会在水体中析出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耗氧有机物等,这些物质分解转化会消耗大量溶解氧,导致养殖生物缺氧 。
有机物氨化作用产生的氨会损伤鱼鳃表皮细胞导致养殖动物免疫力降低;氨转化成的亚硝酸盐则具有低毒性,可使鱼类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升高,载氧能力下降 , 造成组织缺氧、神经麻痹甚至死亡 。氨氮对幼体的毒性更加显著 , 通过日本对虾幼体的研究发现,随着氨氮浓度的增加各期幼体死亡率明显升高 。
水体中植物营养元素大量增加还会导致藻类爆发性生长,造成水华、赤潮等现象,使养殖水体和底质处于缺氧或低氧状态,藻类死亡后释放的藻毒素会影响鱼类胚胎发育、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 , 并在组织中累积 , 对养殖生物产生毒害作用 。
药物滥用 。现代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中常会使用渔用药物和环境改良剂,用以预防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病害,清除敌害生物 , 改善水体环境 , 促进养殖品种健康生长 。
这类投入品主要起到维持水体环境相对稳定的作用,是水产养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 。常用的渔药有用于防治病害的清塘除杂剂、消毒杀菌剂;控制水生植物的杀藻剂、除草剂;控制有害生物的杀虫剂、杀螺剂;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疫苗;以及改良水质环境的增氧剂、底质改良剂等 。
大部分药物的主要成分是化学制剂,包括抗生素、氧化剂、络合剂、表面活性剂和吸附剂等 。正确合理地使用渔药和环境改良剂通常不会对养殖环境和水生生物造成危害,但由于缺乏相关知识,使用和管理的不完善,在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滥用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的现象 。
有研究表明投加的抗生素仅有20%~30%会被养殖鱼类吸收,剩余大部分都进入了水体环境中 。且抗生素具有累积效应 , 养殖时间越长,水体中抗生素的总量越高 。除草剂、杀虫剂等投入品在水体中的半衰期都较长,过度使用势必会污染水环境,并危害栖息其中的生物体,破坏生态平衡,对养殖水体产生危害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