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把大红袍当作红茶了 大红袍与红茶


别再把大红袍当作红茶了 大红袍与红茶

文章插图
前两天看到一个数据,说中国目前茶叶消费群体达到了4.9亿人 。虽然,茶是国饮,但很多人进入到饮茶者的行业,则是近几年的事情 。很多刚刚入门的茶友,对于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和成百上千种茶叶名称还搞不太清楚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简单的科普一下 。看完这篇之后,你应该就能明白,安吉白茶不是白茶,大红袍也不是红茶 。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归属,不能以名称望文生义 。


首先,我国原生茶叶有6大类 。实际上,从制茶学的角度来讲,其实茶叶可以分为7大类 。除了我们接下来要讲的六大茶类之外,还有一种茶叫再加工茶 。但今天我们只讲前面的六大茶类,也就是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和黑茶 。
之所以这么分,主要是根据茶叶的发酵程度和制作工艺 。其中绿茶是不发酵茶,经过高温杀青,再进行揉捻或者理条,随后烘干即可 。其他5种茶类都是在绿茶的基础上缓慢演变而来的 。从生产以及消费双方来看,绿茶都是我国茶叶生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一种,占据了整个茶叶的半壁江山 。目前在全国各大茶区中都有绿茶生产,名气较大的绿茶主要集中在江南茶区 。比如说大家所熟知的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 。这些都属于江南茶区出产的全国十大名茶 。


白茶属于微发酵茶,制作工艺既简单又复杂 。简单在于白茶只需要进行萎凋和晒干或者烘干两个步骤,复杂在于萎凋时的温度和时间的掌控,如果没有一定的经验,很容易做坏 。总体上来说,白茶的发酵程度在5%~10%左右,一般不会超过15% 。过去传统白茶主要以日晒工艺为主,但是现在大多使用温室萎凋烘干 。白茶的生产地主要是在福建,比如说福鼎白茶和政和白茶等等 。当然云南也有少量的白茶生产,但知名度不及福鼎白茶高 。
黄茶的发酵程度在15%~25%之间,属于轻微发酵茶 。黄茶的制作工艺跟绿茶有一点相似,但是其中多了一道关键程序,那就是闷黄 。如果黄茶不经过焖黄的话,实际上就是绿茶 。现在在著名黄茶霍山黄芽的生产地,很多茶叶加工者都省略了闷黄的工艺,直接生产出类似于绿茶一样的黄芽茶,对外进行销售 。但实质上,这样的茶叶,已经不能够算作黄茶了 。除了霍山黄芽之外,还有四川的蒙顶黄芽,也是黄茶中的代表作 。


青茶的发酵程度在40%~70%之间,属于半发酵茶 。在现实生活中,平时大家都把青茶叫做乌龙茶 。铁观音、武夷岩茶、高山乌龙、凤凰单丛等等,都属于青茶的代表作 。青茶在制作的过程中,有几个关键步骤,比如说摇青、揉捻和烘焙 。传统的铁观音都是重摇青和重烘焙的浓香型,但现在市面上大多销售的是新工艺制作的清香型铁观音,摇青的程度很低,而且几乎没有烘焙的程序 。乌龙茶的种类很多,制作工艺相对也比较复杂,目前在市面上,炒得比较火热 。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在70%~90% 。它的发酵过程在制作过程中就已经完成,制作完成后不会再进行二次发酵 。由于发酵的程度较深,茶性相对比较温和 。红茶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发酵,品质好不好跟他的关系很大 。目前,国内已经兴起了一股红茶热 。除了老牌红茶正山小种和祁门红茶外,现在各地都在创新研制新工艺红茶 。像金骏眉,诞生的时间只有十几年 。另外滇红川红宜红,都有不错的市场反应,各自特点也比较鲜明和突出 。
最后我们来说说黑茶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这跟前面几种都不一样 。黑茶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制作完成后,可以在时间的流淌之中,进行缓慢转化,越陈越香 。黑茶的代表作是六堡黑茶和安化黑茶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