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龙到底是个什么动物 龙是什么动物组成的?( 二 )


大约商周之间,中原地区气候生态发生了巨大变迁 。气候转寒,常有干旱(甲骨文中祷雨卜辞甚多) 。许多湖泽淤塞干涸,导致鳄鱼随之减少,终究在华北地区完全绝迹,只留下了关于这种神秘恐怖怪物的大量传说 。这种怪兽一路南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继续存活到今天 。
其实古代很多典籍中记载的所谓“龙”,都有鳄鱼的印记 。《说文》:“(鳄)似蜥蜴,长十丈 。水潜,吞入即浮 。”《物类相感志》:“鳄,兽中最大者 。龙头,马尾,虎爪 。长四丈,善走 。以人为食 。”《异物志》:“鳄鱼长二丈余,有四足 。喙长三尺,甚利齿 。虎及大鹿渡水,鳄击之皆中断 。”《三国志》:“鳄体长二三丈,有四足,似守宫,食人 。”《真腊风土记》:“鳄,大如船,有脚,类龙 。”
云云,等等 。
古代传说中的两种怪兽,其实都是鳄鱼 。
第一,梼杌(táo wù) 。《山海经》:“其状如虎而大,毛(鬣)长二尺 。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 。搅乱荒中 。”荒就是沼泽,意思这家伙在沼泽中肆虐逞凶 。
第二,饕餮(tāo tiè) 。《吕氏春秋》:“周鼎著饕餮 。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 。”商周青铜器上多见一种有首无身的怪兽之纹,自宋代以来一直被命名为“饕餮纹” 。所谓有头没有身子,只是人们对鳄鱼这种凶兽的恐怖认知,嘴长身子短,一口就把人兽吞掉了 。
最后说一句,《西游记》中的沙僧,就是一条鳄鱼精 。
明白了龙就是鳄鱼,再看《周易》中关于龙的意象,就比较好理解了 。潜龙勿用,就是鳄鱼还在水里潜藏;见龙在田,就是鳄鱼出现在田野上;龙跃在渊,鳄鱼在水里翻波倒浪;飞龙在天,鳄鱼长着翅膀飞到天上去了 。鳄鱼当然没有翅膀,也飞不到天上去 。但是鳄鱼背上长着鬣鬃,颇似鸟翼,在古汉语中,动物背部的鬣鬃也可以称为“翼”(《经籍纂诂》) 。因此传说中龙的翅膀,其实正是鳄鱼背部鬣鬃的夸张和想象 。
亢龙有悔,亢的本意是脖颈,鳄鱼被人捕获,用器具钳束了脖颈,不能吃东西,当然有悔了 。群龙无首,鳄鱼是没有首领的,群起而攻,吃完就散 。龙战于野,一群鳄鱼为了争夺食物进行惨烈的争斗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互相撕咬,流出来的血都是黑红色的 。
......
几千年来,研读《周易》者不可胜数,圣人孔子五十岁开始研读,直至七十三岁魂归道山,也没搞明白,他不无悲伤的跟学生们说,要是上天能再给我几年时间,我就能跟你们谈谈周易了 。两千五百多年后,就在孔子魂归道山的年纪,文化大师余秋雨先生也开始研读《周易》 。
己亥年冬到庚子年春,全民居家防疫,窗外的道路天天阒静无人 。这让余秋雨遥想到了更为古典的年月 。古典中的更古典,应该把心灵安顿在哪里?他在学理上已频频出入先秦的丛林,就连非常艰深的老子、孔子、庄子、屈原都进行了译释,那么,还有哪一座先秦的山岗有待于再度攀援呢?
答案便是《周易》 。它一直被人们称为“群经之首”,是一座名分极高的神秘山岗 。攀援这一座山岗,要非常安静,而且是长时间不受骚扰得安静 。全民居家防疫,提供了这种机会 。
他的这次攀援,态度极为虔诚 。
他以毛笔为杖 。由书法来贴近典籍,常常比注释、翻译、论述更加亲切,更关及生命 。这部《周易录》书法,他用的是行草,没用楷书 。他要让“易”返“易”,回到简疏自由的状态 。但是,《周易》又是一种规范,不适合个人发挥,因此不能用狂草 。对于这幅书法,他非常满意,自己认定为平生代表作之一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