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私人书信集出版,半数书信内容首度与大陆读者见面( 二 )


陈梓莹举例了一张三毛和荷西在一辆白色汽车前的合影 。“这辆白色的汽车就是三毛和荷西在沙漠拥有的第一辆汽车,对他们而言意义重大,还得到了自己的名字——‘马儿’ 。在沙漠生活期间,因为工作地离家较远,荷西每天都需要搭交通车去上班,而三毛自己去医院、去办事、去采购食物用品,一来一回也都要花上三四个小时甚至更久,这辆车给两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
那时这种车有两门、四门两种,在订购车时,荷西决定加钱购买四门的类型,还说将来三毛的父母来了沙漠探望他们,就不必弯下腰进出车子,能更方便一些 。车子送到后,三毛、荷西本说好由荷西先开一星期上下班,此后车交就给三毛日常开,并由三毛负责接荷西下班 。但事实上,两人经常为了方便而“争”车子开,有时三毛会在清晨听到荷西偷偷开车离开的声音,穿着睡衣追出家门也已无济于事,令人啼笑皆非 。
“三毛和荷西都是热心肠,又好客,开车时常会主动停到沙漠中的赶路人身边载他们一程 。有一次,刚刚下班的荷西刚开车回到家,连家门都没进就载着邻居的孩子们又出门玩了;还有一次,三毛载了一位老人一程,连他的山羊也一同塞进了车里 。虽然是心爱之物,但两人对于搭车客们将车里弄得‘一塌糊涂’的事也完全不介意,真正融入了沙漠的生活之中 。”陈梓莹说 。
三毛和荷西在“马儿”前的合影 。
一生都在自己做决定的女孩
在陈梓莹看来,这本书信集还有一大特点,即私密、真实,展露了三毛个人鲜明的观点与态度 。“三毛在其中所记录的生活、表达的情感、诉说的烦恼,都来源于她不设防的真实内心 。尽管在不同时期,三毛的处境与心境各有不同,但无论面对什么,她在信中的想法和态度都很坚定,很有个人主见,足可证明她是个意志坚定、一生都在自己做决定的女孩 。”
三毛在信中所附的手绘清泉地图 。
尽管三毛已离去30年,陈梓莹依然在书信里看到了那个有锐度和温度的鲜活女孩 。“这本书封面的文案‘世界是对的,但我也没错’并不是三毛所言,但我想这完全能概括她的处世风格 。在当时,社会环境对个人的期待、要求和束缚绝不会比如今少,在那样的情况下她依旧能在人生的各个方面遵从本心去活,而与此同时又相当‘入世’,这种‘自我’与‘包容’兼具的胆量与气度,是我步入社会后才能读到、读懂的,更让人对她心生感佩 。”
陈梓莹是一个“90后” 。她说小时候读三毛,读到的是那些令人耳目一新的精彩故事,如今读三毛,则更多了一份亲切感,仿佛三毛也是个和自己一样,会为“秃头”烦恼、总说要减肥但“不吃会饿死”、积极“养生”又忍不住熬夜、同样也经历过留学时种种酸甜苦辣的“小姐妹” 。
“或许许多爱三毛的人总会希望自己能变得像她一样 。但现在看来,我其实长成了一个和三毛完全‘不像’的人——她爱波西米亚,而我更爱JK和英伦风 。她是个‘Social Queen’,我则时常像个‘社恐’般能不和人打交道就不和人打交道 。她将撒哈拉视作‘前世的故乡’,而我则更乐意生活在工业化程度极高的城市‘钢铁森林’中……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但陈梓莹想,或许这才是最好的结果,“三毛在我身上打下最深的烙印,不是变得像她,而是有勇气、有能力去做我想做的自己,去从事我热爱的事业,敢当机立断,敢一见钟情,敢冒险也敢坚持,一路循光,追我向往的梦而去 。”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张艳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