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庭芥如何播种( 二 )


关于葡萄原产地 , 现在一般认为葡萄原产于欧洲、西亚和北非一带 。据考古资料,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区是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 。大约在7000年以前,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也开始了葡萄栽培 , 而我国是不是原产地其实还有争论 。
一般认为葡萄是汉代引进的,随着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从中亚引进的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大宛之迹,见自张骞……”“安息……元朔六年……其明年……骞既至乌孙…… 。宛左右以蒲陶为酒 , ……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 。《汉书·西域传上》:“大宛国……大宛左右,以蒲陶为酒,……俗嗜酒,马嗜目宿,……多善马,汉使采蒲陶、目宿种归……” 。大宛就是现在中亚乌兹别克斯坦的费尔干纳盆地 。这些都记载了张骞开通丝绸之路,然后汉代开始引进葡萄和苜蓿广为种植 。
并且葡萄的名称据考据来源于希腊语,我国古代没有在这两个字 , 葡萄二字最早见于《史记》及司马相如《上林赋》 。两处都写作“蒲陶”,后来才有“蒲桃”、“蒲萄”、“葡萄”等写法,可见它是外来语的记音字,也就是说,这植物不是中国原产 。
但是,反对者认为 , 葡萄在中国远古就有之,我国很早就有关于葡萄的文字记载,见于《诗经》 。《诗·王风·葛藟》记载到:“绵绵葛藟,在河之浒 。终远兄弟 , 谓他人父 。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此外,《诗·豳风·七月》记载到:“六月食鬰及薁,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 , 十月获稻 ,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葛藟”就是野葡萄,鬰即鬰(郁)李,薔薇科落叶小灌木,《毛传》:“薁yù,蘡yīng薁也 。”,蘡薁,葡萄科藤本植物,也是野葡萄 。这表明早在殷商时代 , 古人已经知道采集并食用各种野葡萄了,并认为葡萄是延年益寿的珍品 。
从上面来看 , 似乎葡萄在我国古老就存在,只是人们的栽培技术发展缓慢,并没有从野外采回驯化(有的人说先秦有园栽蘡薁 , 但是现在还没有文字和考古支持,留待后人继续研究 。) , 一直到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被驯化的葡萄苜蓿等植物被大量引进,遍地栽植,因此,葡萄的栽培技术和酿造工艺应该是从中亚引进的 , 确凿无疑 。
葡萄良品被引进中国后,因其富含营养,甜美可人 , 累累垂垂,晶莹剔透,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尤其是可以酿酒长期存放,既可以解渴又可以提神,立刻风靡各阶层 , 不少文人墨客都写诗赞叹 。而葡萄的种植和酿酒工艺也顺从自西向东逐步推广发展 。
西晋时期的陆机在《饮酒乐》中写到:“蒲萄四时芳醇,琉璃千钟旧宾 。”;庾信(南北朝)在《燕歌行》中作:“蒲桃一杯千日醉,无事九转学神仙 。” 。李白生于西域,号称“斗酒诗百篇”,葡萄酒相对粮食酒度数低,能饮斗酒 , 因此饮用的多为葡萄酒,《宫中行乐词八首》之三:“卢橘为秦树 , 蒲萄出汉宫,烟花宜落日,丝管醉春风 。笛奏龙吟水,萧鸣风下空 。君王多乐事 , 还与万方同 。”,在《对酒》中写道:“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 。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 。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 。” 。看得出 , 唐代君王非常喜欢葡萄酒,葡萄酒被当做宫中特饮 。
自居易也有不少关于葡萄与葡萄酒诗,《和梦游春诗一百韵》中有“带襭紫蒲萄,袴花红石竹”的诗句;在《房家夜宴喜雪戏赠主人》中有“酒钩送盏推莲子 , 烛泪黏盘垒蒲萄”的句子;在《寄献北郡留守裴令公》中有“羌管吹杨柳,燕姬酌蒲萄”的诗句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