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存至今的秦朝郡县地名 秦朝郡县名称


留存至今的秦朝郡县地名 秦朝郡县名称

文章插图
秦代历史虽短,却是我国历史上多种制度的缔造者或完善者,行政区划上的郡县制即是其中一大典型 。学界认为郡县制可能来源于三晋(韩赵魏),成熟于秦代 。一般认为唐肃宗以后,郡县制就彻底消失了 。我们发现,秦代的很多郡县名称在当代的地名中还在使用,比如九江郡、长沙郡、桂林郡等都是如此 。那么,在江苏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这值得我们探索一番 。
秦代疆域地图 图源:地图教学网
东海县:江苏唯一保留秦代郡名的市县
江苏在秦代分属多个郡,但说法并不统一 。比如顾颉刚、史念海的《中国疆域沿革史》认为苏北鲁南的薛郡、东海郡是同一年建立的,为并列关系,但有的资料又声称薛郡分离出东海郡 。又如太湖平原属于会稽郡,这没有问题,但一部分资料把南京也视为会稽郡的一部分,在另一些资料中,南京又和皖南组成了鄣郡 。总而言之,江苏疆域涉及到的秦郡不会超出以下10个郡:东海郡、薛郡、郯郡、泗水郡、会稽郡、琅琊郡、鄣郡、九江郡、楚郡、砀郡 。这几个郡名,还留在现有江苏市县名称中的,就只有“东海”了 。
一些权威资料认为东海县因为“东临黄海”而得名,这种解释不符合命名法则,是不正确的 。1948年的老东海县(包括新浦、海州和今东海县)实行市县分离,新浦、海州和连云市组成新的城市,老东海县剩下来的部分便成了今天的东海县 。新东海县继承了老东海县的称呼,那老东海县的地名又是哪里来的呢?连云港在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个称呼,一个是“海州”,另一个则是“东海” 。隋末唐初以及唐玄宗时期,连云港都被称作过“东海郡” 。甚至宋朝在已废除郡县制的情况下,仍以“东海郡”作为海州的别称 。隋唐再往上溯,可以发现秦汉时的连云港就早已属于东海郡了 。秦代东海郡的郡治在山东郯城,因地名转移,后代的东海郡郡治成了海州、这种情况在其他郡上也有体现,如秦代九江郡的郡治在安徽寿县,现在的九江已经位于江西了 。总之,东海县是江苏唯一保留了秦代郡名的市县,是难能可贵的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东海郡”
沛县、盱眙、溧阳:保留秦代县名的三个市县
关于秦代设立的县,也存在说法不一的情况 。1980年出版的《江苏地理》认为“秦代建立的有江宁、丹徒、丹阳、溧阳、宜兴、吴县、昆山、江都、涟水、淮阴、宿迁、铜山、沛县、萧县、砀山、邳县、东海等十七县” 。这里存在诸多错误,如涟水并非秦时所设,涟水县人民政府网站称“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置淮浦县,属临淮郡,此为涟水建县之始”,又如“丹阳”并非今日的丹阳市,而是苏皖交界处的丹阳,“东海”实为连云港(朐县)等等 。原属安徽的盱眙、泗阳没有列入,它们也在秦时已设县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认为秦代即有赣榆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江苏省》却称“汉置赣榆县” 。
总之,秦代所设的县,其名称在今天市县中仍在使用的,确定无疑的有沛县、盱眙、溧阳三个,赣榆存疑 。其中最值得描述的为沛县,一种观点认为沛县是泗水郡的郡治,如日本1912年《东洋读史地图》中就把沛县视为泗水郡的郡治 。西汉更是直接设置了沛郡,沛县在当时可谓是大城了 。盱眙虽然几乎自古都未改名,但盱眙在秦代写作“盱台”,不完全一致 。当然,“台”和“眙”的读音是一致的 。
民国时的“吴县”仍指的是苏州,与秦代一致 。图为1917年《中国新舆图》中的吴县街道图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