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花如何养护( 五 )


所以,发展到宋代,不分男女,都是头上插戴重阳节时节正在盛开的菊花 。
这在许多诗词作品中就有证明,比如,苏东坡在《定风波·重阳》中写道:“尘世难逢开口笑 。年少 。菊花须插满头归 。”
随着风气的蔓延,不只是重阳节,一年四时戴花也逐渐习以为常 。
宋人簪花习俗的兴起 , 与皇家的推波助澜有关宋代重要的史料笔记《铁围山丛话》,对此有详细的记录 。
每逢重大节庆 , 例如郊祀回銮、宫廷会宴和新进士闻喜宴等,皇帝都要赐花给臣僚 。
皇帝赐给臣僚们的簪花又分品级:
生辰大宴又有辽使在场时,用绢帛花;春秋两宴,用罗帛花;陪同皇帝游玩的小宴,则用滴粉缕金花……赐花时 , 还按官员的品阶决定多少 。尊卑有序、多寡有数 。
重阳节尤甚 , 皇宫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禁中例于八日作重九排当 , 于庆端殿分列万菊,灿然眩眼,且点菊灯 , 略如元夕 。”
《武林旧事》
重阳节前一天,皇宫内就摆满菊花,还要点上菊灯,灿烂夺目,如同正月十五元宵节一样热闹 。
而除了摆放菊花、营造节日氛围以外,重阳节庆祝活动中很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就是皇帝给百官赐宴,并在宴会上给文武百官簪花 。
“酒五行,预宴官并兴就次 , 赐花有差 。少顷戴花毕,与宴官诣望阙位立,谢花再拜讫,复升就坐 。”(《宋史·礼志》)
“金杯酒,君王劝,头上宫花颤” 。就是对宴会的真实记载 。
而为了彰显对皇帝的恭敬,大臣们不光要把所赐之花插到头上,并要戴着回家,否则就会被弹劾揭发 。
“庆历七年,御史言:‘凡预大宴并御筳,其所赐花,须戴归私第,不得更令仆从侍戴 , 违者纠举’ 。” 《宋史》
有了皇家的推波助澜,上行下效,簪花现象也就逐渐蔚然成风 。
沈括的《梦溪笔谈·补笔谈》还记录了一个有趣的簪花典故 。
北宋时期,韩琦任扬州太守,他家的后花园种植了一株芍药,盛开时花瓣呈红色,一圈金黄蕊围在中间,俗称“金缠腰”,也叫“金带围” 。
一次,王珪、王安石两个人来到扬州,韩琦便邀他们一同观赏此花 。
当时韩琦还邀请了另外一位官员前来 , 正巧这位官员身体不适 , 就临时邀了路过此地的陈升之参加 。
几个好友品酒赏花,当时正好花开四朵,应了四花之瑞的吉祥 。
“至中筵 , 剪四花,四客各簪一枝,甚为盛集 。后三十年间,四人皆为宰相 。”
这就是有名的“四相簪花”的故事 。
金带围也由此成为吉瑞之花 , 传说此花一开,主人就会官运亨通 。
男人戴花之风在宋徽宗时期更盛 。
宋徽宗崇尚戴花,曾经赐给随身的卫兵每人衣袄一领,翠叶金花一枝 。
有宫花锦袄者,才能自由出入大内 。
一朵小小的簪花,成为了上层社会身份的标识、等级的象征 。
男子戴花习俗的消失南宋度宗时,宫中流行簪戴琉璃花,就是玻璃制成的,世人争相仿效 。
民间有诗:“京城禁珠翠,天下尽琉璃 。”
琉璃——流离 , 有识之士认为这是“流离之兆” 。
确实,度宗逝后五年,南宋即告灭亡 。
蒙古灭金灭宋 , 元朝建立,推行等级制度,北方原金国地区汉人为第三等 , 南方汉人为第四等 。民生压抑,只为温饱,男子戴花之风日渐消失 。
后世至今唯有中状元和结婚喜庆之时男子才戴花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