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灾害防范和应对能力不断提升 海洋灾害防治

【我国海洋灾害防范和应对能力不断提升 海洋灾害防治】

我国海洋灾害防范和应对能力不断提升 海洋灾害防治

文章插图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4月29日电 (采访人员余璐)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2020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和《中国海平面公报》 。
《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海洋灾害以风暴潮和海浪灾害为主,海冰、赤潮、绿潮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各类海洋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32亿元,死亡(含失踪)6人 。与近十年(2011—2020年)相比,2020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含失踪)人数均为最低值 。
《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 。1980—202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4毫米/年,高于同时段全球平均水平 。202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73毫米,为1980年以来第三高 。过去10年(2011—202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均处于近40年来高位 。
提升海洋灾害防范和应对能力 我国积极开展多方面工作
自然资源部有关专家向采访人员表示,2020年海洋灾情呈现三个特点 。首先,与近十年(2011—2020年)平均状况相比,2020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含失踪)人数均为最低值 。与2019年相比,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含失踪)人数分别减少93%和73% 。其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依旧是风暴潮灾害,占总直接经济损失的97%;人员死亡(含失踪)全部由海浪灾害造成 。最后,灾害影响区域集中,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依然是浙江省,直接经济损失3.55亿元,但与近10年浙江省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相比,处于偏低水平 。
近年来,我国在应对海洋灾害方面开展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一是实施浒苔绿潮灾害源头治理,与近5年均值相比,2020年浒苔绿潮最大覆盖面积下降54.9%,单日最大生物量从150.8万吨减少至68万吨,持续时间缩短近30天 。二是扎实推进自然灾害防治工程,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全国海洋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稳步推进 。三是不断完善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业务体系,填补国内海洋生态分类空白,出台《海洋生态分类指南(试行)》,形成划定我国海洋生态类型的通用框架,实施全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布设站位1100余个,完成12条近海标准断面调查 。四是优化海洋观测布局,“十三五”时期新增47个岸基观测站点,布放84套锚系和漂流浮标,国家基本海洋观测站点达到155个,各类浮标达143个,实现“十三五”时期岸基海洋站点密度分布目标 。五是做好海洋预警报公众服务,全面部署海洋灾害应急预警,2020年共启动海洋灾害应急响应29次,编制海洋灾害警报227期,预报时效由“十三五”初期的3天提高至5至7天,准确率提升5% 。
“同时,我国海啸预警时效由‘十三五’初期的15至20分钟缩短至8分钟,海啸预警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专家表示,我国海洋灾害防范和应对能力不断提升,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进一步加强 。
我国沿海海平面呈上升趋势 2020年为四十年以来第三高
“202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区域特征明显,与常年相比,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沿海海平面分别高86毫米、60毫米、79毫米和68毫米 。”专家谈到,与2019年相比,202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呈现“北升南降”的特点,渤海和黄海沿海海平面均上升12毫米,东海和南海沿海海平面均下降9毫米 。
采访人员梳理《中国海平面公报》发现,1980—202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4毫米/年 。通过对比中国与全球不同时段的海平面上升速率计算结果,以及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世界气象组织(WMO)等国际权威机构最新发布结果,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均高于全球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