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关节类按摩手法有哪些 运动关节类按摩有什么作用( 二 )


俯卧位揺腰法:受术者取俯卧位,两下肢伸直 。术者一手按压其腰部,另一手托抱住双下肢膝关节稍上方,两手臂协调施力,做环形摇转运动 。
动作要领
(1)摇转的幅度应控制在人体生理活动范围内,由小到大,逐渐增加 。由于人体各关节的活动度不同,故各关节的摇转幅度亦不同 。
(2)摇转的速度宜慢,尤其是在开始操作时更宜缓慢,可随摇转次数的增加及受术者的逐渐适应适当增快速度 。
(3)摇转方向可以按顺时针方向或按逆时针方向,一般情况下是顺逆时针方向各半 。
(4)摇动时施力要协调、稳定,除被摇关节肢体运动外,其他部位应尽量保持稳定 。
(5)对习惯性关节脱位、椎动脉型颈椎病及颈部外伤、颈椎骨折等病症禁止使用患处关节摇法 。
三、运动关节之拔伸法
拔伸法又名“牵引法、“牵拉法”、“拉法”,包括全身各部位关节、半关节的拔伸牵引 。
操作方法
(1)颈椎拔伸法
【运动关节类按摩手法有哪些 运动关节类按摩有什么作用】包括掌托拔伸法,肘托拔伸法和仰卧位拔伸法三种 。
①掌托拔伸法
病人坐位,术者站于其后 。以双手梅指端和缧纹面分别顶按住其两侧枕骨下方风池穴处,两掌分置于两侧下颌部以托挟助力 。然后掌指及臂部同时协调用力,拇指上顶,双掌上托,缓慢地向上拔伸1~2分钟,以使颈椎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持续牵引 。
②肘托拔伸法
病人坐位,术者站于其后方,以一手扶于其枕后部以固定助力,另一侧上肢的时弯部托住其下颊部,手掌则扶住对侧颜面以加强固定 。托住其下额部的肘臂与扶枕后部一手协调用力,向上缓慢地拔伸1~2分钟,以使颈椎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持续的牵引 。
③仰卧位拔伸法
病人仰卧位,术者置方凳坐于其头端 。以一手托扶其枕后部,另一手扶托下颌部 。双手臂协调施力,向其头端缓慢拔伸,拔伸时可根据病情需要而定,使颈椎得到持续的水平位牵引 。
(2)指间关节拔伸法
以一手握住病人腕部,另一手搜住患指末节,两手同时施力,向相反方向拔仲 。
 动作要领
(1)拔伸动作稳而缓,用力均匀而持续,方向相反 。
(2)在拔伸的开始阶段,用力由小到大,逐渐增加,拔伸一定程度后,则需要一个稳定的持续牵引力 。
 注意事项
(1)不可用突发性的暴力进行拔伸,以免造成牵拉损伤 。
(2)要注意拔伸的角度和方向 。
(3)不可在疼痛、痉挛较重的情况下拔伸 。
四、运动关节之扳法
使关节瞬间突然受力,做被动的旋转或屈曲、展受等运动,称为扳法 。扳法为推拿常用手法之一,也是正骨推拿流派的主要手法 。包括全身各关节部扳法及某些半关节部扳法 。
1.颈部扳法:包括颈部斜扳法、颈椎旋转定位扳法和寰枢关节旋转扳法 。
(1)颈部斜扳法:受术者坐位,颈项部放松,头略前倾或中立位,术者立于其侧后方 。以一手扶按其头项部,另一手扶托于下颌部 。两手协同用力,使其头部向一侧旋转,当旋转至有阻力时,略停顿片刻,随即以“巧力寸劲”做一突发性的快速扳动,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但不强求此弹响声 。
(2) 。颈椎旋转定位扳法:受术者坐位,颈项部放松,术者站于其侧后方 。以一手拇指顶按住病变颈椎棘突旁,另一手托住对侧下颌部,令其低头,屈指至拇指下感到棘突活动、关节间隙张开时,即保持这一前屈幅度,再使其向患侧屈至最大限度 。然后将头部慢慢旋转,当旋转至有阻力时略停顿一下,随即以“巧力寸劲”做一个有控制的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但不强求此弹响声,同时拇指下亦有棘突弹跳感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