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祖辈 司马迁的先祖


司马迁的祖辈 司马迁的先祖

文章插图
【司马迁的祖辈 司马迁的先祖】谈及司马迁 , 人们印象最深的是《史记》 , 而对司马迁的家族背景知之甚少 , 很多人误认为司马迁出身于一个史官家族 , 所以才会子承父业担任史官 。实际上 , 司马迁出身于一个延续数百年的世家 , 祖先起初以武出名 , 并不擅长史事 , 其中一人堪称白起的老师 , 一人是白起的得力部下 。
司马氏的来源与一般因地名而得姓氏不同 , 司马氏属于“以官为氏” , 司马官职相当于是国防部部长 , 掌管全国兵马 , 权势很大 。祖辈担任过司马官职 , 后代就以此为姓氏 , 周朝时期的朝廷、各个诸侯国都有司马官职 , 因此司马氏来源比较复杂 , 彼此之间并没有什么血统联系 。
西周时期 , 程伯休父担任西周朝廷司马 , 执掌国家军队 , 由于在平定叛乱的许方过程中 , 程伯休父立下大功 , 于是周宣王就允许他以官职为姓 , 他部分后代就以司马为姓氏 , 这是司马氏最早的起源 。据说 , 司马迁就是程伯休父的后代 。
春秋战国时期 , 诸侯国权力大增 , 周王室权威不在 , 很多诸侯国的司马就“以官为氏” , 于是司马氏遍地开花 。比如 , 春秋楚国大司马子反 , 出身楚国王族 , 执掌楚国兵马 , 曾经多次为楚国建立功勋 , 是楚共王的重臣 , 后代就以司马为姓 , 世代相传至今;春秋晋国大司马韩厥(战国韩国祖先) , 其不少后代就以司马为姓 。到了后来 , 楚国一些掌握军政大权的县公 , 其官制中也有司马一职 , 担任这个职务的也以此为姓 。
总之 , 从司马官职发展为司马姓氏 , 起初需要周王特批 , 还算比较高贵 , 但到了春秋战国 , 随着周王室权威下降 , 很多诸侯国司马也以此为姓 , 于是司马氏开始泛滥 。当然 , 不管司马氏有多泛滥 , 通过司马迁的姓氏可见 , 其祖上必然担任过“司马”这一军职 。
司马迁八世祖战国中期 , 司马迁祖先中出了一位天才 , 名字叫司马错 , 秦国少梁人(今陕西韩城南) , 由于后来他担任秦国客卿一职 , 因此司马错应该是从其他国家投奔秦国的 。与商鞅、张仪、白起、王翦等相比 , 司马错的名声不高 , 但如果纵观秦国崛起史 , 就会发现司马错才是真正奠定了秦国一统天下的基础之人 , 另外他还堪称武安君白起的老师 。
司马错早年学习纵横术 , 就是靠嘴皮与眼光吃饭的人 , 骗人无数的张仪、苏秦就是纵横家的代表 。当然 , 在秦惠文王时代 , 司马错阴差阳错地成了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 。
公元前316年 , 巴国与蜀国互相攻打 , 然后僵持不下 , 都来寻找秦国求援 。按照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 , 秦国应该帮助巴国、攻打蜀国 , 但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 因为还要考虑到关东六国的因素 。张仪认为 , 蜀道难 , 道路险峻难行 , 如果攻打蜀国 , 将会拖延兵力 , 而东边韩国会入侵秦国 , 会导致秦国腹背受敌 。司马错力排张仪之议 , 认为一旦攻打韩国 , 就会引起六国联合抗秦 , 得不偿失 , 而攻打蜀国可以得其人力、物力增强秦国实力 , 更为重要的是“得蜀即得楚” , 通过占据蜀国有利地势顺水而下攻打楚国 。秦惠文王采纳了司马错建议 , 然后司马错轻松灭掉蜀国 , 顺便也灭掉了巴国 , 之后秦国日益强盛 , 《资治通鉴》中说“蜀既属秦 , 秦以益强 , 富厚 , 轻诸侯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