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飞机铆接工艺 飞机的铆接工艺


为什么飞机铆接工艺 飞机的铆接工艺

文章插图
在金属飞行器诞生的百年里 , 无论是齐柏林飞艇还是波音787 , 它们都用铆接工艺加固自己 。
20世纪初期 , 喷气飞机还没诞生的时候 , 飞艇就是天空“扛把子” 。1916年 , 德国派出飞艇LZ79轰炸巴黎 , 死伤53人 , 它自己也被法国精良的空防系统打成残废 。但你不知道的是 , 在它弱不禁风的外皮之下 , 有着超过550万颗铆钉保证飞艇稳定 , 正是有了它们 , LZ79才能一路坚挺 , 带伤回国 。
齐柏林飞艇 LZ-10
今天 , 咱们就来聊聊铆钉和铆接工艺 , 以及为什么它们不会在航空领域被焊接取代?
铆钉是一种常见的机械紧固件 , 它可以在不损坏连接部位的情况下拆卸或者更换接头 , 而且可以把工件牢牢固定住 。比起咱们常见的螺母加螺栓 , 铆钉的优点就是不会滑丝 , 可靠性更强 , 但它是一次性用品 , 不像螺栓 , 只需要旋出螺母就可以多用几次 。
在桥梁、飞机等领域 , 铆钉比较常见 。
桥梁铆钉用钢打造 , 坚固耐用 , 对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有一定抗性 , “世界第一单孔拱桥”悉尼海港大桥就使用600万颗铆钉完成加固 , 至今已经屹立了91年 。
飞机铆钉通常是用铝合金、镍合金或钛合金打造而成 , 常用的飞机铆钉有埋头铆钉、普通头铆钉、半圆头铆钉、平头铆钉、盲铆钉、销式铆钉等几种 , 它们形状不同 , 分工明确 。
比如 , 半圆头和埋头铆钉就大量运用在飞机外壳的组装固定上 。
除开行业协会制定相关标准以外 , 飞机公司自己也会制定标准 , 波音公司就制定了自己的铆钉标准“BACR” , 大量的规范制度 , 让铆钉足够保证部件稳固安全 。
位于非洲奥兰治河的铆接桁架桥
当今世界最广泛的交通工具有三种 , 空中飞机、陆地汽车、以及海上船舶 , 但在它们当中 , 只有飞机很少使用焊接 。在对焊接、铆接两种工艺作对比之前 , 咱们要先来了解下 , 它们到底是什么 , 具体区别又在哪里?
先讲焊接 , 这是一种用高温或高压方式结合金属的工艺 , 即使材料差异很大 , 一样能轻松完成连接 , 这种工艺成本低廉、效率极高 , 是世界最重要也最普遍的连接工艺之一 。
中国焊接工艺最早出现在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商时期 , 当年也没什么特殊技巧 , 把两个部件要焊接的地方熔化 , 再把融液在一起冷却就完成了 。后来也慢慢出现了打铁式锻焊、拿电弧作为热源的电弧焊 , 以及借助氧气完成焊接的气焊等等 。
再说说铆接 , 这两个字拆开读就是铆钉连接 , 通俗地讲 , 铆接就是给两个薄板打孔 , 一侧插入铆钉 , 另一侧用锤击把钉尾捶扁 , 这个时候 , 两侧的凸起就把工件固定住了 。平时咱们常见的剪刀、钳子、角尺 , 都有用到铆接工艺 。
法国著名的埃菲尔铁塔 , 曾使用250万颗钢制铆钉 , 固定了一万两千多个金属部件 。
以施工技术上看 , 铆接工艺明显比焊接更安全 , 不会产生高温导致金属性能发生变化 , 招工门槛也低很多 。相对地 , 在动手插铆钉之前 , 设计师还得花很长时间对铆钉排布进行设计 , 之后再对组件进行打孔 , 准备周期比焊接长一点 。
从应用上看 , 焊接明显比铆接更加泛用 , 小到工厂管道、零件设备 , 大到航天火箭、船舶制造 , 都能见到焊接的身影 。而铆接就只能在使用环境变化大 , 耐用要求高的设备上出现 。
那么 , 为什么焊接在飞机上就这么不耐用呢?
第一个原因是:飞机的材料不适合用焊接连接
在飞机设计师圈子里有这样一句格言 , “天上一克值千金” 。在波音787出现之前 , 飞机制造材料以铝合金为主 , 这种材料软、延展性好 , 它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优点 , 就是轻 , 低重量能让飞机飞得更高更快 , 装载量也大一些 。
另外 , 铝合金蒙皮很薄 , 仅有几毫米厚 , 焊接性能也很差 , 使用电阻电焊会导致熔化金属飞溅 , 焊点表面质量低 , 所以只能选择搅拌摩擦焊、激光焊接等几种焊接方式 , 这些技术要么技术难、价格高 , 要么稳定性低 , 对量产化飞机来说肯定是不能接受的 。
所以 , 为了保证你的安全 , 飞机必须越做越薄 , 是不是有点难以想象?
但还是那句话 , 凡事无绝对 , 总有那么一两种飞机会玩点花活 。上个世纪 , 苏联为了对付美国SR-71侦察机 , 绞尽脑汁弄出了一架特制不锈钢飞机:米格25 。
1964年 , 美国SR-71侦察机首飞 , 号称“三万米高空中 , 速度超过三马赫” 。虽然速度快 , 但它的机动性极差 , 最大过载能力甚至不如民航客机 , 而制约SR-71机动性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材料以及连接工艺 。
钛合金材料能够承受的最大速度就是3马赫 , 加上大量使用铆接 , 导致机身结构在高速状态下很不稳定 , 所以它的上限也就仅限于此 。
为了拦截美国的侦察机 , 苏联打造了传奇飞机——米格25 , 它没有使用传统铆接工艺 , 而是使用点焊、自动机焊 , 以及电弧焊打造 , 总焊缝长度长达5公里 , 焊点超过140万个 , 整体结构非常牢固 , 最高速度同样能超过3马赫 。
但是它的寿命极其短 , 运行150小时后就要维修 , 空重更是达到了15吨 , 比SR-71重了4倍多 , 而且直到退役前 , 60%的米格25都是侦查型战机 , 截击反而成了“副业” , 盾牌变为长矛 , 对它来说倒也是不错的归宿 。
米格-25 教练机
咱们再来讲第二个原因:可靠性
在对两个工件进行焊接后 , 通常会留下一条或者几条焊道 , 这些焊道硬度比母材更大 , 理论上非常坚固 , 但在飞机长期振动的环境下 , 更硬的焊道和母材振动频率会不一致 , 长此以往 , 就会加速金属疲劳 , 产生裂纹 , 最终板材断裂 , 飞机失事坠毁 。
但如果使用铆接工艺 , 机翼会更加灵活 , 比如美国B-52轰炸机 , 翼展56.4米 , 正常情况下 , 机翼挥舞高度差能达到9米左右 , 焊接板材可承受不了这么强烈的摆动 。另外 , 铆接即使产生裂纹 , 断裂现象也只会局限在一两颗铆钉附近 , 不会轻易扩展 。
第三个原因:飞机维护
飞机使用寿命一般在十几年到二十几年不等 , 饱经风霜的蒙皮更是保养重点之一 , 如果蒙皮使用焊接 , 一旦发现裂纹 , 就得把蒙皮全部换新 , 维修费用大大增加 。另外 , 在维护和检查时 , 常常需要拆开飞机蒙皮 , 但焊接是不可拆卸连接 , 所以每次维护飞机就必须蜕一次壳 , 比铆接可麻烦多了 。
这三个大原因 , 让铆接在航空业站稳了脚跟 , 但在效率追求越发激烈的今天 , 铆接工艺仍然有被取代的风险 。
焊接、螺栓出现之前 , 铆接工艺一直是连接工件的主要方式 。
公元前3000年 , 埃及人就已经开始用铆钉连接木质工件 , 顺嘴一提 , 这个时候 , 中国工匠们已经用了两千年榫卯结构了 。
直到19世纪初 , 木铆钉被广泛用在各种需要加固的材料上 , 包括木质马桶、车轮等等 。后来 , 钢铁行业取得重大突破 , 以熟铁、钢、铝为主的金属铆钉开始出现 , 不过这个时候 , 螺栓和焊接更加通用 , 铆接只能在建筑、船舶、牛仔裤行业大显身手 。
1912年 , 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上撞击冰山沉没 , 导致1523人遇难丧生 , 此后 , 铆接工艺一度被人受到质疑 。
1998年 , 纽约时报发布了一篇科学文章 , 详细阐述了当年泰坦尼克号发生灾难的原因 , 极可能是铆钉制造不合格 。你没听错 , 船体沉没 , 一千五百多人丧生 , 原因不是冰川带来的巨大冲击 , 而是几十颗劣质铆钉 。
1980年代 , 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深处被发现 , 为了探寻船只失事原因 , 美国海洋法医专家团队深潜近四公里 , 用声波穿过层层沙土 , 完成探测后 , 他们认为 , 泰坦尼克号的主要损坏原因是船体接缝处大幅开裂 , 而当年船只使用的接缝连接工艺 , 就是铆接 。
团队成员从法国探险队那儿找来了一些泰坦尼克号的铆钉样本 , 并带给马里兰州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 , 不久 , 研究所所属的冶金学家福克发布了检测结果 。结果表明 , 部分铆钉有严重的炉渣过量现象 。
重四万六千吨 , 全身由钢制成的泰坦尼克号 , 花费大约300万颗铆钉 , 这些铆钉的主要成分是熟铁和炉渣 , 之所以不用纯铁 , 是因为它延展性太高 , 容易被掰弯 , 以二氧化硅、氧化铝等氧化物为主的炉渣 , 会让纯铁更加坚固 。
在1906年“中等锻铁标准”中 , 炉渣含量在2%左右 , 而美国研究所检测的泰坦尼克号铆钉 , 炉渣含量高达9.3% , 超过标准4倍多 。高浓度的炉渣让铆钉更脆弱 , 也更容易断裂 , 是货真价实的劣质产品 。劣质铆钉让船体在遭受撞击后崩裂、进水 , 最终导致灾难发生 。
福克认为 , 1908年到1914年 , 造船厂一直在赶工建造三艘庞然大物:泰坦尼克号、奥林匹克号和不列颠尼克号 , 过于紧张的工期可能会导致铆钉质量下降 , 但侃爷我认为 , 即使当时都使用优质铆钉 , 也可能不会改写泰坦尼克号的结局 。
毕竟 , 一起事故是由无数巧合组成的必然结果 , 铆钉只是其中一环而已 。
泰坦尼克号沉船
无论如何 , 1918年之后 , 铆接工艺逐渐退出了船舶制造 , 但同时 , 另一个领域为它打开了大门 , 那就是飞机 。
1929年 , 美国工程师霍华德休斯制造了第一架铆接机身双翼飞机PH , 这架划时代的飞机被美国海军选中 , 并以反潜搜救机身份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此后 , 飞机和铆接工艺不离不弃 , 成为不可多得的百年知己 。
年轻时的霍华德休斯
HALL PH-3
晃眼一看 , 铆接工艺发展至今 , 顶多也就是材质和形状有一些变化 , 反观焊接 , 从最开始的熔焊 , 到后来电弧、激光焊等技术出现 , 玩得很花 , 实用度也在提升 , 就像是钉子和胶水一样 , 时代在变 , 钉子依旧是那颗圆底尖头的钉子 , 胶水也换了一代又一代 , 最终谁也替代不了谁 。真是尺有所短 , 寸有所长 , 技术如此 , 人也一样啊 。
【为什么飞机铆接工艺 飞机的铆接工艺】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