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触控交互那么方便 手机是怎么实现触控的( 二 )


触控时代的新按键们实体按键重要性下降的同时,也有不少厂商想要改造它,锤子就曾设立闪念胶囊独立按键,按下就可以唤醒,并通过语音识别记录想法,总体来看还是一个不错的效率工具,遗憾的是锤子的离场结束了这一切 。
▲ 后续还加入过语音搜索功能
而其他厂商则开始另辟蹊径,试图创造一些不存在的「按键」,苹果在 iOS 14 系统上就有尝试,敲击 iPhone 背面两下或三下就可以实现如截屏、锁屏等多项功能 。
它实现了如同实体按键一般符合直觉的操作,依靠熟练的肌肉记忆,不需要看屏幕也能完成操作 。
当初三星推广 bixby 独立按键时就有不少用户提出将它改成一颗独立 DIY 按键,由用户自己定义常用功能,方便且实用,如今来看苹果实现了这一创想 。
更难能可贵的是「轻点背面」这个功能还支持快捷指令功能扩展,这里就体现出 iOS 软件生态的强势了,基于自动化的快捷指令几乎可以调用 iPhone 当中的一切功能,堪称最强侧边按键了 。
在苹果产品中这种设计并不少见,AirPods Pro 耳机柄末端有一个明显的凹陷处,它的功能和有线耳机上的实体按钮类似 。
通过压感技术轻按播放或暂停,按两下切换、长按切换到通透模式,再加上苹果设计了与之相配的 clink 音效,使用起来就真的像一颗实体按键 。
对比业界常见的入耳式耳机使用触控板操作,耳机柄上不存在的按键更符合直觉,而且误触风险更小,再有就是入耳式耳机点击耳机尾部的触控板切换音乐时,力道没掌控好就会影响耳机佩戴位置,或是产生噪音,得时不时地调整一下 。
按键所带来的直观体验是如今不少人仍然怀念它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由于屏幕增大等各种原因它的优先级降低,但厂商们仍然在通过软硬结合的方式于手机等各种设备上复现实体按键一般的体验,即使它们当中不少并非是按键 。
这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震动马达的火热,转子马达、线性马达等专业名词成为了数码爱好者们最关注的配置内容之一,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和按键一样实现了「Z」轴般的按键体验 。
▲拯救者电竞手机 2 Pro 有着双震动马达设计
在震动马达体验中部分 Android 手机已经在诸多细项中超越了苹果,联想、黑鲨等多个游戏手机品牌都加入了双震动马达的设计,同时它们与游戏内容配合往往可以实现更细腻的震感 。
这种定制化的震动功能体验,让重视即时反馈的电子竞技游戏体验更好,自然也就越来越受追捧,而在日常使用中也让调节时钟等二元平面上的功能更直观,如实体旋钮一般 。
通过软硬协同,厂商们仍然在探索按键在人机交互方面的深度 。
活到现在的实体按键,靠的不仅仅是习惯音量键和锁屏按键的组合是手机市场主流选择,但其实也有厂商试图改变,华为 Mate30 系列上就有一个名为「隐藏式侧边音量键」的设计,通过触控和振动反馈取代原本的实体音量按键 。
但最终华为还是用回了原本的实体按键方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 Mate30 屏幕曲率比较大容易误触,另一方面取消音量按键其实是在调整人们一直以来的习惯,它并没那么容易改变 。
这也是触控交互淘汰实体按键论调中最常出现的论点,但实体按键没有被完全淘汰仅仅是为了维护旧有习惯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
更大的屏幕与触控交互,带了更多的内容可能性和交互可能,但同时也让内容和交互更复杂了,对比而言按键一比一绑定功能形式反而更简单,在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多、日益复杂的今天,实体按键的简单反而成了优势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