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食物吃了会引起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后如何自救( 二 )


三、食物中毒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有坏味的食物,只要煮一煮,就可以吃了 。
错 。因为有的细菌耐高温,如能破坏人体中枢神经的“肉毒杆菌”,其菌芽孢在100摄氏度的沸水中,仍能生存5个多小时 。有的细菌虽然被清除了,但它在食物中繁殖时所产生的毒素,或死菌本身的毒素,并不能完全被沸水破坏 。所以,变坏了的食物就是蒸煮再吃,也会使人中毒 。
 误区二:细菌怕盐,所以咸肉、腌鱼等就不用消毒 。
实际上,有一种使人肠胃发炎的“沙门氏菌”,能够在含盐量高达10%~15%的肉类中生存好几个月,只有用沸水煮30分钟才能将其全部消灭 。因此,食用腌制食品时,也需要严格消毒 。
 误区三:冰冻的食物没有细菌 。
有的细菌专门在低温下生活、繁殖,如使人发生严重腹泻、失水的嗜盐菌,能在零下20摄氏度的蛋白质内生存11周之久 。所以,食用冰冻食物时,也不能大意 。
误区四:食物只要经过煮沸,就可以达到消毒杀菌防病目的 。
这种说法只对了一半 。食物中毒可分为生物型和化学型两大类 。生物型中毒主要是指细菌、病毒、微生物等污染食物,例如腐败食物中的霉菌 。这一类食物可用高温蒸煮进行消毒,即使留有少量毒素也不会造成严重危害 。但化学型中毒,不是高温处理所能避免的,有时煮沸反而会使毒素浓度增大 。比如,烂白菜中产生有毒的亚硝酸盐,人吃了就会发生严重的中毒现象 。此外,发芽和未成熟土豆中的龙葵碱、油料中的黄曲霉毒素等,均不能通过高温达到消毒目的 。
四、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一)通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气候炎热的季节,一般以5-10月份最多 。一方面由于较高的气温为细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这一时期内人体防御能力有所降低,易感性增高,因而常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 。
(二)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肉,鱼,奶和蛋类等;少数是植物性食品,如余饭,糯米凉糕,面类发酵食品等 。
(三)抵抗力降低的人,如病弱者,老人和儿童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较高,急性胃肠炎症较严重,但此类食物中毒病死率较低,愈后良好 。
食物中毒的表现与救护
①有不洁饮食史,可见个别发病也可见集体中毒(如发生在食堂及宴会上) 。
②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的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 。食物中毒者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等,最后可致休克 。
症状轻者让其卧床休息 。如果仅有胃部不适,多饮温开水或稀释的盐水,然后手伸进咽部催吐 。如果发觉中毒者有休克症状(如手足发凉、面色发青、血压下降等),就应立即平卧,双下肢尽量抬高,给患者补充水分,有条件的可输入生理盐水,并速请医生进行治疗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