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想象怎样的旅游 怎样的旅行


我们可以想象怎样的旅游 怎样的旅行

文章插图
006期主持人 | 赵蕴娴
欢迎来到“编辑部聊天室” 。每个周日,界面文化为大家揭晓一次编辑部聊天记录 。独自写稿,不如聊天 。我们将围绕当周聊天室主持人选定的话题展开笔谈,或严肃,或娱乐,神侃间云游四方 。鉴于主持人们各有所好,聊天室话题可能涉及政治、历史、文学和社会热点事件,也可能从一口路边小吃、一次夜游散步、一场未能成行的旅行蔓延开去 。
本期聊天室由蕴娴主持,鉴于中秋刚刚过去,十一就要来临,她想讨论“公众假期旅游”这个话题 。最近应该有不少人在为出行做准备,忙着在大众点评、小红书和B站上掘地三尺,找寻最深巷最本地的小众玩法——热门景点的打卡照早已端不上台面;也有很多人打算原地躺倒,等着看旅游景区人挤人的实况视频暗自发笑,“嘿,还好我没去”,但偶尔在朋友圈看到不错的图,心里还是躁动,难免落入“假如我去了将会如何”的假想 。黄金假期,出门或是不出门,都可能造成某种不满 。或许问题不在于出不出门,而在于假期这个设定和概念本身?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全球旅游都受到冲击,开始发展出新的样貌 。就以国内来说,疫情的反复带来了不确定性,人们出行的方式、目的地都在改变 。但在出行变得愈发谨慎的同时,人们外出旅游的愿望似乎也愈加灼热 。是什么促使我们加入黄金假期的人山人海?除了按攻略行事,我们还有哪些旅行的方式?一场旅行中,身与心、自我与他者、过去与现在如何交织起伏?编辑部的同事们从自身经历与阅读积累出发,漫谈了这些与旅游有关的问题 。
黄金假期:工作与日常生活中的白日梦赵蕴娴:按理说,假期出门游玩足以激动人心,但结果往往都“不过如此” 。一样的连锁餐馆、一样的公共交通、一样的景区义乌小商品,从北京南锣鼓巷到丽江大研古城,都卖同一款陶笛,好不容易按攻略找到一家冷门小店,却发现门口大排长龙,或者那份期盼与好奇早已在地图和导航中磨灭 。
林子人:作为一个在旅游城市出生长大的人,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黄金周旅游是有些不屑一顾的,都是人挤人,能看到什么好风景!但在前往外地工作生活、几乎只有公共假期才能回家后,我才怅惘地意识到“当时只道是寻常”——当家乡成为短暂停留的地点,自己亦是他乡客后,我对“旅游”的看法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
关于旅游这个话题,文化人类学领域有一部经典的作品《游客凝视》(The Tourist Gaze) 。这本书提醒我们注意,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活动,其存在的前提取决于与之对立的日常工作与生活——现代生活于是被划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场域,即工作与休闲 。游客“凝视”的目的地往往凝结着游客本人的白日梦、幻想和期待,“游客凝视”让游客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些让他们得以逃离日常生活经验的景观上 。因此,“游客凝视”是通过符号构建出来的,旅游本身就是一个收集符号的过程 。书中援引的一个观点我觉得特别值得深思:所有的游客都在追求“原真性”(authenticity),这是人类普世性的崇敬神圣的现代版本 。游客在某种意义上是当代的朝圣者,他们在远离日常生活的“他时他地”追寻原真性 。
这两年我发现自己越来越能够理解《游客凝视》提出的目的地/出发地二元架构了 。由生活经验、习惯和习以为常构建的家乡形象在慢慢淡去,它正转变为一个和我现在生活的城市截然相反的幻想之地——一个充满了青山绿水,花鸟鱼虫,古典的,生活节奏更缓慢的地方——即使我很清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我的想象和美化 。疫情当前,出门不易,我相信许多人的心里也有类似的情感寄托之地,承载着忙碌工作之余的一缕绮梦 。想到这里,我就很理解假期扎堆出行的游客了 。
叶青:和子人一样,生活在热门旅游城市,我对公共假期出行从来是避之不及,现在也如此 。不过平常周末出行倒还是很乐意的 。去年因为疫情,许多航空公司推出了随心飞的套餐,让我和几位朋友趁着周末狠狠旅行了半年 。旅行初期,每每去到一个地方都会提前做足功课,或是上网查攻略,或是询问当地的朋友,力求一定要深度旅行,体验最原汁原味的当地特色,绝不当普通的观光客 。结果就是行程排了一大堆,每天都在赶这跑那,硬生生把旅行变成了任务,简直比上班还要累 。后来我们开始“摆烂”,连普通的观光客也不想当了,走到哪算哪,吃饭也是随便挑一家生意还不错的餐馆 。谁知如此下来却常常收获意外之喜,反而比初期体会到了更多旅行的快乐 。
赵蕴娴:提前做功课或许是有助益的,但发展到攻略的地步,听起来就很有任务性,难免变成打卡式的旅游 。现代交通工具对沿途景物及经验的压缩已无需赘言,影像及旅游攻略的存在延续了对沿途的消解——当代旅行不仅是点对点的传送,抵达目的地后,那里的空间也早已受到规划,而非自由展开 。远游的乐趣在于出乎意料,如果服从于旅游业的安排,如果和每天通勤一样按部就班,如果本来就缺少发现异样感的眼光,那恐怕到哪儿也不会感到惊奇 。
是逃避还是点亮生活?关于旅行意义的两种观点潘文捷:可能有人会被“旅行”、“远方”这些词冲昏头脑,我看到很多人喜欢穷游,喜欢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不是不好,但问题是,旅行似乎成为了某种逃避手段,也成为某种消费主义陷阱,好像去过远方就可以暂时忘记自己当下的处境,失恋了、失业了、考试成绩不好了,都可以通过旅行来解决 。这似乎不对 。研究发现,如果你处境不好——这里特指没钱,用钱买实物比用钱换经历会带来更多的快乐 。
另外我也发现,人和人的旅行是不一样的 。一些朋友告诉我,他们到了比如威尼斯、巴黎这样的地方,看那些艺术品觉得都大同小异,最终感到审美疲劳 。但看钢琴家张昊辰的采访时我发现,他小时候旅行就会做功课,看某个地方、某个景点究竟什么东西有什么价值,究竟好看在哪儿 。那么对每个人来说旅行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呢?是为了增加人生经验,为了朋友圈好看,还是只是换个地方喂鸽子?我想每个人有不同的答案 。
【我们可以想象怎样的旅游 怎样的旅行】姜妍:外出旅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习惯、玩法和倾向,但我想可能有一点共性,即有着想要暂时脱离日常生活的愿景,让一些新鲜的东西进入生命,让身体重新“紧张”起来 。日常生活包含着一种惯性,可能日复一日里有着单线条的重复,久了自己都可能都意识不到这样的重复,只是跟着习惯往下走 。所以王家卫曾经举例说,侦探小说里面跟踪者最怕被跟踪者上公交车,因为公交车走停的节奏和其他交通工具不同,跟踪者反而不容易掌握 。
但是这样的偏离轨道、脱离我们的日常经验,更多时候是生命体中的暂时现象,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归日常生活,要处理的问题是怎么样过好日常生活,而不是一直心心念念依托于偏离正常轨道的一次次出行 。不管旅行时的样态如何,甚至经济好转以后可能会变成一定程度的享受,但旅行的状态说到底对大多数人来时都不是真实的状态,真实的状态对我来说还是在家的状态 。另外日常经验和旅行经验都是横向的经验,阅读里的纵向经验也是另一种旅行吧 。
叶青:我并不反对用旅行来逃避 。在英语里,度(短)假有个说法叫“getaway”,这个词本身就是“逃跑、逃走”的意思,当然逃避并不等同于解决办法,但“换个环境换个心境”这句话绝不是说说而已 。有时候囿于当下的环境与人事,陷入牛角尖钻出不来,来到一个全新的地方说不定反而能打开思路,放自己一马 。
黄月:去一个新地方的迫切、兴奋与焦虑相夹杂的感受可以说是一种人类本能,这也是无数人书写关于火车的散文、将许多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交通工具和旅馆酒店中的原因之一,陌生感和未知感带来的刺激几乎无人能够抗拒 。即便是在那些千篇一律的旅游景区或仿古小镇,也总有人能看出些别的、想到些新的 。之前读罗新老师的《从大都到上都》觉得太有意思了,即便是沿着一条枯燥破败的高速公路步行,这位写作者的眼里和心中都涌现出了那样丰富的世界 。在杨潇的《重走》里,那个年代的学生老师的远走即便远远不能说是“旅行”,而是逃难,是迁徙,是远征,艰难险阻之下也有新地方新生活的火花,一口异乡的菜,一处新鲜的景,点亮了他们某时某刻的生活 。
陈佳靖:在很大程度上,旅行的确能让人看到更大的世界,这也是讨论旅行时常常强调的一点 。相比之下,动物的世界里可没有旅行的概念,它们只有天生的迁徙和为了生存而进行的转移,人类却有机会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到达完全陌生的异地,只为了领略未曾见过的风光 。但“看见”仅仅是第一步,就像文捷提到的,那些亲眼所见的美好与神奇很容易被照片记录下来,进而成为朋友圈的炫耀 。我想之所以会出现层出不穷的旅游打卡和关于出游地点的鄙视链,也是因为身在其中的人们大多相信去过、看见的地方越多越远,见识也就越广 。但事实上,我们在短短几天的假期里获得的异地体验只能算是粗略一瞥,连认识和了解都还谈不上 。
对一个地方真正了解的人当然是那些生活在本地的人,但即便做不到在当地生活,也可以通过反复去往同一个地方去发现一些当地人都未必体察到的变化,比如去看看城乡的差距如何缩窄,或者反过来,看看为什么有些地方一成不变,这都是旅行打开世界的另一种方式 。对于擅长深度游玩的人来说,时间应该比距离更重要,无论了解一个地方的人还是它的文化都需要时间 。
赵蕴娴:一段时间后回忆起短暂假期,很多人会产生自己到底有没有去过那里的想法 。布罗茨基在《旅行之后,或曰献给脊椎》里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到过里约,他怀疑自己是否见过那些“我记得我见过”的东西,是错乱的幻觉,还是模糊的记忆 。最后他决定,应该诚实地回答自己去过,因为承认自己的无足轻重远比否认要好 。城市会记住那些成就斐然的人,为他们铸造铜像、设立广场,它不会记得来来往往的普通人,这是第一重的无足轻重 。第二重更糟糕,因为唯一记得这段经历的游人自身也不确定起来 。是否因为恐惧于这种无足轻重,才有这么多人在景区刻下“到此一游”、上传图片签到打卡?
在房间和书本中漫游:当旅行成为新冠时代的稀缺品之后赵蕴娴:法国贵族军官萨米耶·德梅斯特曾写过一本《在自己房间里的旅行》 。1790年,他因为一场决斗事件被罚在家禁闭42天 。当时欧洲旅行文学风头正盛,禁足中的德梅斯特就用目光在房间里做了一次旅行,沉闷的空间随即活跃起来 。这本富有哲思的小册子一经出版就成为畅销书,不逊于其他经典游记 。归根结底,旅行可能不在于“去过”哪里,“吃过”什么,身心与时空的漫游和联结才是更重要的,既可以向古,也可以沉浸于当下,可以是与活人的相遇,也可以是与古人、知识的对话 。疫情之下,我们可以如何旅行,德梅斯特的经历或许可以带来启示,他也促使我们思考,何为旅游的本质 。
黄月:在疫情袭来的20个月里,旅行无疑成为稀缺品,它的珍贵不易(出国旅行的几乎不可能)与出门一趟可能带来的麻烦和风险,使得人对旅行的情感也在发生变化 。出走的欲望可能会更保守,也可能更蓬勃,或者更复杂,反正不会消失 。当我们说“希望早日恢复常态”时,里面就包含着恢复自由出行的意涵和愿望,那不一定是真正的常态,但已经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天生的权利或正常的生活 。
从聊天室的第一期“二手生活”开始,我们于某种程度上一直在关心书中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 。在阅读的海洋中当然可撑起一条远航的风帆,或许还能和艾略特、王安忆同程 。但我在一次旅行中体会过完全相反的感受——到当地犹如没到,看风景像在读书,令我印象深刻 。那是在威尼斯,写过这个地方的人真是太多太多了,以至于从屋顶到水面,我觉得我是在阿城、马克·吐温、布罗茨基、温特森的书里走着,眼睛和耳朵仿佛都不是自己的,也是挺奇特挺难忘的经历 。
番外:子琪的包头游记董子琪:说起公共假期旅游,可以讲讲刚刚去过的内蒙包头 。两三天的假期没办法特别了解一个地方,通常就是在大街上转悠,去看看公园,这时候就得忍受漫无目的的无聊 。在包头我绕着博物馆走了一圈,还琢磨了城市宣传面板上的两个小动物,一个是开坦克的鹿叫包克,一个是开飞机的羊叫图图,合起来就是包头原来的名字包克图,意为有鹿的地方 。没看见鹿,倒是看到了不少抽象主题的公园,像是廉政、法治和消防,听着就是为了满足本地福祉而非游客好奇的地方 。我买了山西面饼,在消防主题公园边吃饼边看人跳广场舞,所谓的消防主题,就是在公园外面立着一个从清代开始的消防历史大事年表,里面长椅的腿是红色119字样,人坐着就像是坐在拉长的119报警电话上 。翩翩起舞的大家并没有非要按照命题跳舞的意思,仍然是各跳各的 。想着想着,觉得冒着火气的“消防”和敖伦苏木“多庙之城”的意象相差甚远,和包克图的本意“有鹿的地方”也基本无关 。回到宽阔的阿尔丁大街,来来往往的车辆急速通过,人行横道边的提示语“车让人,人快走”,透着一股“忍你很久了”的意思 。这让我想起去年在哈密街头,密集地被查岗提醒戴好口罩,几次之后就觉得自己真缺乏管束 。
作为远客我们去了赛罕塔拉城中草原,据说这是当地人饭后散步会到的地方,但实际上远远大过你对城市公园的想象 。在游览车上看到了草原上升起的彩虹 。在游客骑马和骑骆驼的外围,我还看到了有人赶着羊群经过,羊长得有点像《小羊肖恩》里的黑鼻羊 。可能这里的重点是蒙古包餐厅蒙高列艳,我们受邀前往,还尝试了待客之道 。我是整个桌子上第一个接受这个礼仪的,被一粉一白两位蒙古装女士和一位蓝装男士架着,他们快节奏地唱歌献给你,你要喝掉他们端着的白酒,唱得越久,喝得就越多 。我本来坐着好好的,准备趁其不备混过去,谁想身边人一直拉我起来 。要在微笑欣赏音乐的同时想好怎么逃跑,直立就变成了底气不足的膝盖微微弯曲,中间“抿一口行么”的拉拢讨好,被人家以决绝的眼神给否了 。回去时,一个在门口玩得脸灰扑扑的小女孩突然说,白色的唱歌的是我妈妈 。你妈妈真好看,出于礼貌,我这么说,同时想的是,我想听真正的蒙古呼麦,真正的技术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