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2008-2022:我们的奥运故事( 五 )


有时候 , 我也会乐于拍一些运动员在赛场外的日常 。 1998年 , 姚明18岁 , 从上海队被选入国家队 。 我想在他正式进入国家队之前 , 拍拍他在上海队的日常生活 。 我发现 , 除了个子比别人高一些 , 姚明就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 , 看起来有些清瘦 , 话不多 , 人很随和 。 当时 , 我拍了他刮胡子、指导队友操作游戏机的场景 , 非常放松 。
多年后回想这些影像 , 又另有一种意味 , 因为它们展现了一位后来非常杰出的运动员 , 在年轻时代的成长历程 。 特别是男孩子刮胡子的场景 , 是一种从青涩到成熟的象征 。 这种象征 , 不仅是指他的事业 , 还有心理、社会经验、思想上的成熟过程 。 其实 , 这也是女性摄影师的一种优势:女性往往在观察上更加细腻 , 对情感的捕捉更为敏锐 。 可能许多照片一眼看上去不是那么惊艳 , 但有时会非常耐人寻味 。
如果说摄影采访人员更多是“单枪匹马”地干活儿 , 那么奥运摄影官则更偏重于对重大赛事的综合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 2005年 , 一次偶然的机会 , 我被聘请为北京奥运会的摄影运营官(Photo Chief) , 也是奥运历史上第一位女摄影运营官 。 国际奥委会媒体运行总监安东尼第一次见面就对我说:“Cindy(我的英文名字) , 这是一份Tough(艰难的)工作 , 你要做好准备 。 ”
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还有一天时 , 我数不清接了多少电话 。 每个场馆 , 多多少少都会有尚未解决的小问题:主新闻中心、赞助商、场馆水下视窗、“猫道”、摄影卡车 , 等等 。 我开车从这个场馆到另一个场馆 , 电话就没停过 。 那天 , 我这个老司机第一次开车走了神 , 撞到柱子上 。 各种突发事件及时被“扑火” , 最终 , 开幕式圆满成功 。
如今回想 , 参与过这么多届奥运会 , 我对奥运精神的理解也愈加深入 。 正如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所说:奥运是对过往的朝拜 , 对未来的信任 。 他在发起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时 , 非常强调比赛带给人的荣誉感 , 比如一定要有奥运会开幕式 , 要有正式的颁奖仪式 。 这种荣誉感也会激励人们为了一个目标去不断克服困难 , 去奋斗 , 向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目标努力 。
这些年 , 中国的体育事业取得了腾飞式发展 。 上世纪90年代我们采访花样滑冰运动员陈露时 , 都为中国有了第一位花样滑冰世界冠军而感到激动 , 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 , 我们拿到了如此多的金牌 。 最近几年 , 中国在奥运会上的成绩同样举世瞩目 。 这些突飞猛进的变化 , 与我们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都有关系 。 比如 , 现在冰场、雪场更多了 , 冰球等很多原来比较冷门的运动也在近些年飞速发展 , 很多项目都成为大家日常生活的一种娱乐 。 这样的群众基础 , 自然有利于促进更多优秀运动员的产生 , 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即将召开 , 期待这一体育盛会取得圆满成功 , 也相信它能够进一步普及全民冰雪运动 , 鼓励更多人走上冰雪 。
(作者系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 中国摄影报社社长 , 2008年北京奥运会摄影运营官)
---------------
两场奥运 一座钢城
林树心
对绝大多数北京人而言 , 2008年都是一个让人无法忘怀的年份 。 伴着《北京欢迎你》的歌声 , 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奥林匹克圣火与“中国印”的注视下盛大召开 。 紧张刺激的16天赛程 , 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的首都 , 也让北京市民见证了无数更高、更快、更强的精彩瞬间 。
从气势恢宏的开幕式 , 到亲切包容的闭幕式 , 精彩的时光稍纵即逝 。 然而 , 盛会散场后 , 北京人的生活也发生了永久性的改变 。 有人对“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地标如数家珍 , 有人更加看重申奥、办奥为城市文明留下的“隐形遗产” , 还有人看到了过去不曾发现的机会与空间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