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冬奥闭环里的年轻人( 三 )


有时 , 对方的自信会显露出执拗的一面 , 夏杰海也会用自己的方法去表达意见 。 “冬奥汇聚了各个国家的人 , 不管是幕前还是幕后 ,在文化差异的影响下 , 势必会有磨合和适应 ,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我们中国年轻人的态度不卑不亢 ,我能强烈感受到文化自信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 ”
为了有自信以滑雪医生的身份站上冬奥赛场 , 杨娇楠准备了近4年 , 位于延庆赛区的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是她的战场 。
高山滑雪是冬奥会上危险性较高的项目之一 。 主赛道全长约3000米 , 落差约900米 , 顶级运动员的滑行速度能达到每小时140千米以上 , 据了解 , 这项比赛的受伤率接近15% 。 因此 , 需要具备滑雪基础的医务人员承担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雪道医疗保障工作 。
2018年 , 中国第一支滑雪医生团队成立 , 服务高山滑雪的医生队伍由来自北京多家三级医院的专业医护人员组成 , 具备专业医疗技能和滑雪技能的杨娇楠是其中一员 , “作为麻醉科医生 , 我对急救的情况更加熟悉 。 ”为了完成国际雪联规定的“赛时如果发生运动员摔伤事故 , 医务工作者必须在4分钟内赶到现场” , 近40名滑雪医生除了每年冬天要上雪场培训 , 其余时间还要学习英语和各类急救技能 , 而高海拔上恶劣的气候条件也不断对他们提出考验 。
“我们几乎是最早到岗和最晚撤离的岗位 。 ”1月23日 , 杨娇楠和队友进入闭环 , 每天一早乘坐固定闭环车辆耗时1小时从住地进入高山滑雪中心 , 早出晚归近12个小时 , 因站点就在赛道旁 , 他们常常得在户外值守 , 零下30摄氏度的户外 , 山风过境 , 生理经受的考验似乎拉长了时间 , “以前在医院 , 每天高度紧张 , 一秒不得闲 , 现在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 。 ”
独特的空间下 , 年龄也模糊起来 。 因高度专业性的需求 , 队里的医生基本都是各大医院的中流砥柱 , 甚至不乏资深专家 , “我们队里85后就算最年轻的 , 年龄跨度有30岁 。 ”杨娇楠今年34岁 , 比她小1岁的队友在进闭环的第三天当了爸爸 , 只能在手机上见证女儿出生;而她的搭档是最年长的队员、62岁的荣绍远 , “装备了氧气瓶、夹板、绑带、药品、呼吸器等重十多公斤的急救包 , 都是荣院长帮我提 , 反倒他一直在照顾我 。 ”
在这个团队里 , 杨娇楠感受到相同的滑雪爱好消弭了年龄及资历的差距 。 荣绍远是著名骨科专家 , 但在一次查勘过程中 , 主动向杨娇楠请教急救包里她擅长的抢救用品 , 这让杨娇楠卸下了藏在心里的压力 , “荣院长经常给我肯定 , 让我每天都处于一种高涨的情绪里 。 ”但更多时候 , 她像一块海绵 , 从队友身上重新校准着职业和生活的靶心 , “我的队友不仅业务能力能打 , 他们还能平衡好家庭、工作和个人爱好间的关系 , 除了滑雪 , 很多人冲浪、骑摩托车、潜水 , 我们需要用运动去疏解工作中的高压 , 这样对延长职业寿命很有益 。 ”
起码比别人离得近
2015年7月31日 , 王映华在张家口大境门见证了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冬奥成功的一幕 , 自此便和冬奥结下缘分 。 作为张家口赛区山地新闻中心媒体工作间副经理 , 她也于去年就进驻施工现场 , 拿到钥匙的一刻 , 她笑称:“家大业大 , 900平方米大房子都是我的 。 ”
但真正开始筹备便发现 , 一个微小的细节也能变成大工程 。 工作间备有1400多把钥匙 , 但每个钥匙需要附上专属的号牌 , 最先进入闭环的3名志愿者承担了这项繁琐亦繁重的任务 , 她们得把每个号牌用指甲抠开 , 里面填上字 , 再把钥匙串到铁环里 , 3个人组成了一条流水线 , 闷头干了3天才完成 , “指头破皮了 , 美甲也抠坏了 。 ”王映华注意到 , 三人几乎没有怨言 , 串完钥匙后还换着姿势和她们的“万贯家财”合影 , “能吃苦 , 很乐观 , 完全改变了我对00后的刻板印象 。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