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冬奥会的火炬为什么能变“小”?

方式|冬奥会的火炬为什么能变“小”?
文章图片

北京冬奥会的火炬 。 李隽辉/摄
作者|杨杰
所有人都在期待主火炬点燃的一刻 , 它将以怎样的方式出现 , 历来是奥运开幕式的核心机密 。
“表演好坏 , 点火是成败” , 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说 ,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有这样的说法 。 “主火炬是什么样子 , 点火方式是什么 , 一直是重中之重 , 它大于所有的文艺表演 。 ”
2月4日晚 , 主火炬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以一种令人惊讶的方式亮相 , 很多人并不知道 , 这样的点火方式险些不被国际奥委会接纳 。
“在点火创意之初 , 我们研究了历届奥运会 , 早期就拿着火炬碰一下点着 , 后来各国拼尽创意 。 ”北京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国家体育场运行团队主任常宇说 。 这些年里 , 人们见过射箭点火、水中点火、拳王阿里颤抖着点火 。 2008年 , 中国体操运动员李宁“空中飞人”点燃火炬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 , 这与“外国人脑海里中国人都会武术 , 能飞檐走壁 , 腾空而起”的形象暗合 。
主创团队回顾了2008年技术资料 , 发现李宁点燃的火炬 , 一小时大概消耗5000立方米燃气 。 为了维持它的巨大火焰 , 鸟巢专门配了一个燃气站 , 日夜不停地为它输送动力 。
听到这个数字 , 主创们吓了一跳 。 “熊熊燃烧的大火当然是人类奥运精神的体现 , 但它环保吗?”张艺谋说 。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4个仪式 , 主火炬燃烧一个多月 , 不知要排放多少二氧化碳 。
从那一刻起 , 主创团队开始想怎样把火焰变小、如何更环保 。
“一开始 , 艺谋导演想能不能把火转化成光 。 ”常宇告诉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 “火从光而来 , 我们在现场 , 用光的方式再做回一团火 。 ”
这个没有实火的方案 , 得到国际奥委会的答复:“你们还有没有B方案?”
古代奥运会上 , 人们点燃火种以纪念古希腊神话中为人类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 。 现代奥运历史上 , 1928年首次引入火种 , 并从1936年柏林奥运会开始进行火种传递 。 自此 , 开幕式上必须有“火” , 几乎像定理一样不可改变 。
“不能用电、不能用光 , 不能用任何东西代替 。 ”张艺谋告诉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 这是一种古典的传统 , “隔空点火 , 我的火跟你的火没挨着 , 那都不算 。 ”跑道旁常有火种灯跟随 , 万一火炬意外熄灭 , 需用火种灯点燃 。
“它是一个流程 , 是一个法律 , 是一个界定 , 生生不息、永远燃烧不能熄灭的一个象征 。 ”张艺谋说 。
用光代替火的方案被否决后 , 导演团队设计出颠覆式的“微火”方案 。
“很多人一开始准备看一个石破天惊的东西 , 结果可能会意外 。 ”张艺谋说 。
想到这个创意后 , 他向北京冬奥组委报告 , 很快得到支持 。 他开始紧张地等待 , 国际奥委会是否会点头 。 “人家一百年都不是你这个样子 , 这符合不符合《奥林匹克宪章》 , 他能接受吗?”
北京提出用清洁氢能源做燃料 , 国际奥委会同意了 。 但说到把火做小 , 他们有些犹豫 。 “奥运之火就是要熊熊燃烧 , 不能因为低碳改变百年传统 。 ”常宇回忆国际奥委会的担忧声音 。
北京冬奥组委的高层认可低碳的理念 , 北京冬奥组委领导要求 , 一定要去做国际奥委会的工作 。 当时 , 中国还未宣布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 。
那是2020年9月份 , 新冠肺炎疫情在欧洲正盛 , 北京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每两个月一次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 被疫情打断 , 国际航班很少 , 沟通只能靠邮件往来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