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滑|凭什么是七台河

文/孙晓波
“现在你去倭肯河(注:七台河的‘母亲河’) , 就知道为啥七台河出冠军了 , 河面上全是滑冰的 。 ”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说 。
在2月5日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2000米混合团体接力赛中 , 范可新与曲春雨、任子威、武大靖、张雨婷组成的中国队获得本届冬奥会首枚金牌 。
在赛后媒体见面会上 , 范可新说:“短道速滑是一种传承 , 我们都是七台河人 , 我希望以后有更多七台河的孩子 , 能接上我的这一棒 。 ”
速滑|凭什么是七台河
文章图片

(2月5日 , 中国队选手在比赛后庆祝 。 当日 , 在首都体育馆举行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混合团体接力决赛中 , 中国队夺得冠军 。中新社采访人员 毛建军 摄)
七台河这个位于中国东北人口不足70万的边陲小城 , 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 。
这里先后走出了张杰、杨扬、王濛、孙琳琳、范可新等10位短道速滑冬奥冠军和世界冠军 , 被誉为“冬奥冠军之乡” 。
数据显示 , 来自七台河的运动员 , 在不同时期16次打破世界纪录 , 获得世界级比赛金牌177块 。 截至2月11日 , 中国16块冬奥会金牌中 , 有7块来自七台河培养的运动员 。
七台河为什么能?
七台河无疑是中国冬奥会冠军“密度”最大的城市 。
在过去的40年里 , 七台河为中国贡献了近半数的冬奥会金牌 , 而在国内的各项冰雪比赛中 , 来自七台河的运动员 , 更是获得金牌536块 。
正因为如此优异的成绩 , 七台河被授予“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称号 , 成为中国短道速滑人才的重要来源地 。
七台河走出如此之多的冠军 , 成功关键是什么呢?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 , 七台河市体育局副局长王宏斌不止一次地谈到“热爱”这个词 。
速滑|凭什么是七台河
文章图片
(七台河城市风光 。 图/图虫创意)
七台河市位于中国东北边陲 , 完达山山脉西端 , 倭肯河和挠力河蜿蜒而过 , 每年有4个月气温在零下20度 , 气候和地理条件非常适合开展各种冰上运动 。
冰雪覆盖的冬天 , 让这里形成了独特的运动氛围 , 小到四五岁的孩子 , 大到六七十岁的老人 , 都会驰骋于冰雪之上 , 享受冰雪运动带来的快乐 。
当地人对于冰雪运动的热爱 , 成为七台河冰雪运动发展的坚实基础 。
在七台河有众多露天冰场免费向公众开放 , “每一块冰场都是滑冰爱好者自发浇制和维护保养的 , 免费向市民开放 。 ”七台河市滑冰协会一位会员说 。
而谈到七台河短道速滑的成功 , 孟庆余是绕不开的名字 。 已故功勋教练孟庆余被称为七台河市短道速滑事业的奠基人和开创者 。
“如果七台河短道速滑的成功有原因 , 那就是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 , 而这种精神则源于一个叫孟庆余的人 。 ”七台河少儿短道速滑业余体校教练赵小兵说 。 据孟庆余的妻子韩平云介绍 , 孟庆余学生时代就热爱滑冰 。 1969年1月 , 孟庆余被分配到七台河当煤矿工人 , 1972年 , 热爱滑冰的他代表七台河参加冰上运动会 , 并一举夺得1500 米、3000 米和5000 米3项冠军 。
随后孟庆余被调入市体委 , 成为七台河市的短道速滑教练 。 速滑队刚组建的时候 , 没有像样的冰场 , 孟庆余就自己浇冰场 。
王宏斌向中国新闻周刊讲述 , 当时设施条件不好 , 孟庆余就领着学生拿自制的大铁桶 , 放在爬犁上去浇冰 , 还一度到哈尔滨租房子“借冰训练” 。 直到2013年七台河短道速滑馆建成之后 , 训练条件才大幅改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