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停不下来的“贴地飞行”( 二 )


“身体包着铁 , 像火箭一样发射出去 。 ”第一次了解钢架雪车后 , 朱海峰已然被这项刺激的运动吸引了 。 尽管父母出于安全的考虑极力反对 , 但朱海峰决定到陌生的领域闯一闯 。
跳远的起步和钢架雪车的助跑启动高度相似 。 因此 , 朱海峰作为北京冬奥会的储备人才 , 经过层层严苛的选拔和试训 , 从上千名选手中脱颖而出 , 成为了新一届国家队8名队员之一 , 与著名田径选手张培萌成了队友 。
第一关克服恐惧
进入国家队后的第一站集训在上海进行 。 提高体能 , 练习助跑,在入门钢架雪车的前半年中 , 朱海峰并没有意识到这项运动的难度 。 在他看来 , 和从前先农坛体校相比 , 只是训练强度增大了不少 。
中国钢架雪车队领队孙帆表示 , “助推的前30米非常重要 。 夏训的初始项目 , 就是提高运动员出发阶段的能力 , 因为这是钢架雪车唯一的动力来源 , 与最终成绩高度相关 。 ”
这时的朱海峰还不知道 , 最难的挑战还未到来 。
2018年 , 半年的陆地训练期结束后 , 中国钢架雪车队启程到加拿大 , 进行冰上赛道实操训练 。
从起点位置向下俯冲 , 人趴在雪车上 , 用鞍连接身体 。 除了头盔和训练服 , 没有其他的保护措施 。 克服心理的恐惧 , 是朱海峰需要战胜的第一关 。
站在赛道最高点 , 蜿蜒曲折的赛道和高度让朱海峰发怵 。 “那个赛道有15个弯 , 看着前面训练的德国人 , ‘唰’地一下就下去了 。 当时是真有些害怕 。 ”朱海峰至今对第一次实操训练记忆犹新 。
朱海峰回忆 , 第一次 , 自己是从第6号弯的赛道中段位置开始训练的 。 经历了数次紧张和恐惧后 , 朱海峰渐渐尝试从更高的起点出发 。 “钢架雪车是需要贴地滑行的 , 这是难度最大的 , 稍有不慎 , 随时可能发生意外 。 ”
正是这种“害怕”推着朱海峰向前 。 在他看来 , 钢架雪车的吸引力在于 , 尽管曾一次次发生磕碰 , 一次次失败 , 但每当他完成一次滑行后 , 又感到一股新的力量 。 “磕碰背后 , 有一种刺激大脑的兴奋 。 ”朱海峰喜欢挑战自己 , 也享受着对冰雪的渴望 。
0.01秒的差距
这之后 , 关于速度的挑战开始了 。 钢架雪车是一项竞速类的运动 , 一车一人 , 在比赛时 , 没有其他选手 。 运动员要依靠自己身体的调节和控制 , 平稳地滑过一个个弯道 , 更像是一次次与自己的较量 。
真正开始赛道训练后 , 朱海峰才意识到自己与国际高水平专业选手的差距 , 这种差距激发着朱海峰的斗志 。
从那时起 , 除了每天跟队训练 , 朱海峰还会主动请求教练指导 , 加练 。 他会记下每天训练出现的问题 , 甚至在晚上睡觉前 , 还会翻来覆去思考出错的原因 。
朱海峰的训练日程总是紧凑和重复的 。 只要身体状态允许 , 每天至少在训练场待足10个小时 。 朱海峰觉得 , 想要在竞技体育中达到顶尖水平 , 只靠满腔的热血不够 , 更需要把每一个细节练到极致 , “意识到差距后 , 我的脑子里只有训练了 。 ”
朱海峰还找来了大量书籍资料 , 搜索专业的人体学知识 , 研究如何在极速状态下 , 通过科学的方法让自己的心跳慢下来 。 “其实提高速度的一个方式 , 是在滑行中不出现碰壁等失误 , 其次是控制重心 , 保持平衡 , 哪怕是0.01秒的差距 , 都是至关重要 。 ”
训练的过程无疑是艰辛的 , 但刻苦让他的成绩突飞猛进 。
2019年12月11日 , 美国犹他州帕克城 , 这是国际雪车联合会(IBSF)北美杯钢架雪车比赛的第三站 。 发令口号响起 , 朱海峰“嗖”地冲了出去 。 在接下来的一分钟 , 朱海峰全神贯注地将身体重心下压 , 观察赛道中的情况 , 移动头部控制保持方向 , 同时利用脚尖触冰面 , 控制车身转向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