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冬奥会,给我们留下些什么?( 二 )


什么|冬奥会,给我们留下些什么?
文章图片

单板滑雪坡面障碍技巧NTO罗浩 , 现在是静安区滑雪协会教务长 , 有了服务冬奥会的经验 , 他希望未来能为中国培养出更多有潜质的滑雪运动员:“他们现在的目标就是国青队 。 ”
首个“碳中和”冬奥会
绿色办奥理念深入人心
冰丝带、首钢大跳台、云顶滑雪公园……过去的16天 , 这些冬奥场馆设施见证了一系列新纪录的诞生 , 冬奥会结束后 , 它们也将继续在群众体育、国际赛事中发光发热 。
一些08年奥运会期间为夏季项目建设的场馆 , 通过科学改造实现“华丽转身” , 具备了“两栖”能力 。 比如 ,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通过在游泳池里架空结构实现转换 , 将原来的游泳池区域转换成冰壶场地 , 成为“冰水转换”的场馆典范 。 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说 , “从上到下全部是可移动的 , 这个冰场可以在20天之内全部消失 , 包括机器设备 , 全部挪到别的地方 , 全部入库都可以 。 是这么一个可拆卸、可转换、可以重复利用的一套冰场 。 ”
还有一些新建场馆创下数个“首次”、“之最” 。 比如 , 国家速滑馆是冬奥会历史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场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是世界上第一条360度回旋赛道;首钢滑雪大跳台则将成为世界首例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场馆 , 成为专业体育比赛和训练场地 。
首钢集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贺蓬勃说:“体育+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 它(首钢滑雪大跳台)赛后是要开放利用的 , 世界级的比赛是没有问题的 。 而且是一个可以转换的场地 , 夏天可以滑草 , 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 ”
恪守“绿色办奥”理念 , 北京冬奥会还为雪上项目研究制定了《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 , 这是国际上首个应用于雪上运动场馆的绿色评价标准 。 从顺应到引领 , 从看齐标准到树立标准 。 这些中国设计、中国制造的奥运场馆和中国标准 , 是北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 , 也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 它们是北京冬奥会留给我们每个人的重要遗产 。
北京冬奥会
一直在讲述人的故事
今天进入北京冬奥会闭环第27天 。 当时进入北京冬奥会 , 知道这是中华民族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的重要历史性事件 。 而27天过去 , 再站在闭幕式的场地中 , 仔细品味点点滴滴才发现 , 如此恰逢其时 , 恰如其分 。 留给我们中国自己的将在未来更长时间得以呈现 , 而北京冬奥会展现给世界的是力量 。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北京冬奥会的防疫政策也很成功 , 闭环里的新冠阳性率只有0.01% , 可以说这里是全球最安全的地方之一 ,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果 , 我们在场所有人在闭环内感到安全舒适 , 这向全世界传递出这样的信息 , 只要每一个人都做出贡献就可以在疫情之下举办成功的体育盛会 。 ”
闭环之内 , 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 , 工作人员 , 7万余人 , 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 , 我们无惧病毒、直面风险 , 每一个个体的参与呈现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力量 。 这种力量之下 , 传递给世界的是温暖 。 美国高山滑雪运动员赛后发布会这样说:“一切都很了不起 , 所有人 , 从核酸检测到住宿、比赛 , 北京冬奥会绝对是我参加过的最好的体育赛事 , 工作人员总是很友善 , 他们一直在跟我们挥手 , 给我们加油 , 太不可思议了 。 ”
北京冬奥会一直在讲述着人的故事 , 有十几岁的孩子会当凌绝顶 , 有50岁的老将聊发少年狂 , 有一个人的冬奥 , 我就是别样的焰火 , 有八年时间实现全项目参赛的世界冰雪运动中国能量 。 有欣喜若狂 , 有扼腕叹息 , 有乐不思蜀 , 有呈见难消 。 这些又有何妨 , 因为文章本天成 , 妙手偶得之 , 因为写就这一篇总结的本身就是北京冬奥会当中的每一个人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