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冬奥会,给我们留下些什么?

北京是《奥林匹克2020议程》颁布后 , 第一届从筹办之初就全面规划管理奥运遗产的奥运会 。 在近七年的筹办历程中 , 北京冬奥组委始终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 , 在各个领域都创造形成了丰厚的冬奥遗产 , 使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受益 , 带动城市发展进步 。
“三亿人上冰雪”
冬奥会的“第一金”
本届冬奥会 , 激发了全民的冰雪热情 。 什刹海冰场是北京最负盛名的冰场之一 , 今年因为冬奥契机 , 什刹海冰场创造了15万人次这一客流新高 , 见证了全民冰雪运动火种般播撒燃烧的盛况 。
家住附近的陈大爷感受最深 , 他说今年各个地方来的人都有 , 格外热闹:“老说哪里有冰雪玩都得上东北 , 实际上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这种冰雪的韵味 。 慢慢中国人就习惯了 。 ”
在未来 , 冰雪运动也将会更好的融入百姓生活 , 成为全民健身中重要一环 。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 , 目前全国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达到3.46亿 , “三亿人上冰雪”的目标已达成 。
而作为实现三亿人上冰雪中的重要力量、关键一环 , 青少年正在大力助推冰雪运动的发展 。 在北京南山滑雪场正在学习站上单板的瑄瑄 , 守在电视机前看了几乎所有的冬奥比赛 , 终于求着爸妈来了雪场 。 瑄瑄说:“这次冬奥会我看了苏翊鸣哥哥的比赛 , 他滑得特别帅 , 所以我也想试试 。 ”
不光在北京 , 上海南翔印象城的滑冰俱乐部里 , 1800平方米的真冰场成为南方孩子们的快乐天堂 , 有扶着墙慢慢走的初学者 , 也有健步如飞的短道速滑小队员 。
站在一旁 , 拿手机记录孩子们欢乐身影 , 是家长们最幸福的时刻 。 赵女士说 , 已经是第三年陪孩子练短道了:“我们家孩子就经常跟我说 , 他非常享受在冰上飞的感觉 , 速度的感觉 , 他愿意坚持这项运动 , 我就会支持下去 。 ”
国内技术官员NTO
传承赛事遗产的幕后“大神”
国际雪车联合会主席伊沃·费里亚尼曾说过 , “最大的奥运遗产并不是场馆设施 , 而是参与其中的人” 。 在原本冰雪力量薄弱的中国组建一支国内技术官员也就是NTO团队 , 成了让他骄傲的一项工作 。
伊沃说 , “我们与北京冬奥组委合作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建立NTO团队 , 他们真的是从零开始的 。 2月21号之后我们都将离开北京 , 什么会留下?正是这些NTO们 。 我们很快会为下一项比赛再次回到中国 , 那时他们就要担起重任 。 奥运会只是开始 , 并不是结束 。 ”
什么|冬奥会,给我们留下些什么?
文章图片

国内技术官员 , 包括赛事技术代表、竞赛官员、裁判员、计量官员等 。 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很快确定 , 要打造冬奥专业人才 , 最主要还是要靠我国自主培养 。 组委会经过五年培训和多层选拔 , 确定了286名国际技术官员和1879名国内技术官员 。 钢架雪车裁判季成介绍:在索契和平昌几乎见不到中国裁判的身影 , 而现在我国已经成为雪车雪橇项目上拥有国际裁判最多的国家之一 。
“我们跟随世界杯、世锦赛等赛事 , 在德国、拉脱维亚等国进行顶岗实习 。 雪车钢架雪车这个项目共培养了25名国际级的裁判员 , 雪橇项目也有56人获得了国际裁判员的资质 。 首先呢提升了我国竞赛组织水平 , 第二呢提升了我们国际话语权 。 ”
什么|冬奥会,给我们留下些什么?
文章图片

国际奥委会连续5年在官方刊物上推广北京冬奥组委人才培养工作经验 , 认为 , “人才培养是北京2022的奠基石” 。 很多人都是看新闻才知道 , 自己的同事悄悄去参加了冬奥会;还有很多人被高山赛道上清理浮雪的“飞虎队”震撼 。 其实在生活中 , 这些幕后英雄都是滑雪“大神”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