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地标保留了体育建筑“三件套”,“上海体育建筑之父”说它们依然前沿

上海新地标保留了体育建筑“三件套”,“上海体育建筑之父”说它们依然前沿
文章图片
虎年第一天 , 焕然一新的徐家汇体育公园开启了试运营 , 运动场馆几乎爆满 , 热火朝天 。
对于许多上海人来说 , 这处新打造的体育新地标 , 还承载着人们的集体记忆——这里有上海体育建筑“三件套”上海体育场、上海体育馆和上海游泳馆 。 而它们 , 出自同一位设计师——魏敦山之手 。
近日 , 采访人员在魏老的办公室与他畅聊一下午 。 这位89岁高龄的“上海体育建筑之父”思维敏捷 , 说起体育建筑来依然满腔热情 。
上海新地标保留了体育建筑“三件套”,“上海体育建筑之父”说它们依然前沿
文章图片
新的设计必然颠覆、超越了旧有但有些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上观新闻:新亮相的徐家汇体育公园最近成了网红打卡点 , 您觉得这次改建成功吗?
魏敦山:我觉得它是成功的 。 徐家汇体育公园是上海目前设施设备最齐全的体育文化集聚区 , 这次综合改造惠及千家万户 , 是一项民生工程 。 我在改造前期阶段就对它十分关注 。 在方案设计阶段 , 我为了给久事体育集团和设计方提供规划设计建议 , 多次到实地回访 。 走访最密集的那段时间正值高温 , 对我的身体是种挑战 , 但每一次走访都会获得新的感受 。
这次改造中提出的两个原则我很认同 。 一是“量体裁衣” , 对既有建筑空间进行匹配性改造 , 布局全民健身和专业服务功能;二是具有前瞻性 , 能够满足顶级赛事及赛事配套空间布局需求 。 过去 , 这里集聚了许多体育元素 , 原有的地标性体育场馆具有较好的观赛体验 , 但群众参与度还不够高 。 改造成徐家汇体育公园的一个重要目的 , 就是要为老百姓服务 , 让群众体育更加活跃 , 让绿化空间更加宜人 。
上观新闻:上海体育建筑“三件套”都是您的作品 , 此次它们被保留并“升级” , 您有何感受?
魏敦山:每个设计师对自己的作品都如同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无比珍视 。 得知它们被保留 , 我十分欣慰 。
尽管这“二馆一场”属于城市早期作品 , 但即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 , 很多设计理念和工艺水平依然是很先进的 。 上海体育馆建于1970—1974年 , 上海游泳馆建于1983—1984年 , 上海体育场建于1993—1995年 。 设计这些建筑时 , 我一直在关注和学习国际体育建筑的设计特点 , 借鉴各种理念创作体育建筑作品 。
它们曾经都是很超前的 , 但也渐渐开始难以适应新的需求 , 赋予新的功能定位势在必行 。 这次改造中 , 上海体育馆保持原有风貌 , 进行结构加固 , 焕然一新的内部更适合承载国际顶级赛事;游泳馆拆除看台 , 剥离赛事功能 , 成为一个专业训练场所;上海体育场增加配套设施 , 以后举办田径赛事和草地运动 。 “二馆一场”前的公共空间 , 打造成庆典广场 , 北面空间形成有氧公园 , 以环形健身跑道串联南面的运动公园 。 通过场馆的功能升级和户外的环境改造 , 相信这里会成为卓越的体育赛事中心、活跃的大众体育乐园和经典的体育文化地标 。
上海新地标保留了体育建筑“三件套”,“上海体育建筑之父”说它们依然前沿
文章图片
改造后的徐家汇体育公园 。 本报采访人员海沙尔摄
上观新闻:有人说 , 此次改造延续了您的“三件套”的建筑理念 。
魏敦山:不敢说“延续” 。 新的设计必然颠覆、超越了旧有 , 但有些理念的确是一脉相承的 。
我的建筑观是以人为本 , 以“纯、简”为本 , 以环境为本 , 以时代为本 。 建筑创造空间 , 满足人类生活、生产诸多活动要求 , 一切从“以人为本”出发 , 纯粹而简洁 , 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功能”质量;以环境为本 , 使建筑生根于特定空间 , 增强建筑与环境的整体效果 , 以便使建筑艺术形象趋于完美;而当今时代正在超速发展 , 面向未来 , 信息、数字、能源、生态、高科技等 , 都为我们建筑设计事业创造了“撞击未来 , 创造未来”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 这些 , 也是徐家汇体育公园改造时想达成的目标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