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妇女节|体育无分性别,让女性在运动中彼此连接、获得力量

作为一个为男性气质主导的领域 , 运动长期以来都是性别不平等的争议之地 。 近年来 , 国际赛事中女性运动员的活跃给女生们参与运动带来很大鼓励 。 尤其是最近刚结束的冬奥会上 , 谷爱凌、王濛等在偏重高速力量和高风险激烈运动项目的竞技和传播中大放异彩 , 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女性在运动中表现的想象力 。
我们对女性在运动中的角色缺乏认识 , 这一事实由来已久 。 一项覆盖45个国家的报告显示 , 在运动类组织领导层女性只占20% , 细化到高管层女性只有16% , 而主席级别里女性甚至只有11% 。 在专业运动领域女性的缺失也深刻地影响着日常运动中女性的参与率 。 澳大利亚的一项调查表明 , 足球、篮球、体操、游泳等10项主要日常运动 , 各年龄段男性参与的人数都高出女性两倍 。 而日常运动 , 尤其是提升肌肉量和力量的运动恰恰对女性来说格外重要 。
气质|妇女节|体育无分性别,让女性在运动中彼此连接、获得力量
文章图片

建立运动对女性具有重要性的意识
在生命的任何周期 , 女性的骨量都比男性要低 。 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之后 , 骨骼更加失去雌激素的保护作用 , 导致骨量快速流失 。 50岁之后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超过30% , 而同龄男性只有6% 。 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是老年人死亡的一大因素 。
除去通过各种途径补钙 , 保护和支撑骨骼主要依靠肌肉 。 锻炼肌肉量能够让我们随着年龄增长更加有效地保持骨骼健康 , 进而长期提升生命质量 。 养成运动习惯 , 从小参与运动也能让女孩子们从小更加健康、快乐 , 自尊水平更高 , 对自己的身体更加自信 , 学业表现也更好 。 而全面鼓励女性加入运动 , 则需要打破女性不适合力量运动训练的刻板印象 , 不再将运动项目性别化看待 。
意识到运动领域的男性气质霸权
女性在运动领域缺乏存在感 , 和这一领域中充斥的男性气质霸权密切相关 。 男性气质霸权不仅伤害女性在运动中的表现 , 更令女性在运动中被边缘化 , 同时也伤害社会生活中不符合典型男性气质的男性 , 比如不练肌肉、不爱激烈运动喜欢瑜伽的男性 。 除此之外 , 男性霸权气质还将运动过度强调为攻击性、暴力和对抗性的体现 , 进一步强化了运动粗暴性、胜者为王的迷思 。
专业运动领域的男性气质霸权对日常运动的影响则体现在 , 搜索“女性、运动” , 出现的大部分选项是瑜伽、普拉提等偏重柔韧性 , 平缓优雅的运动 。 力量举、拳击等比较大强度或高对抗性的运动虽然近两年来女性参与度大幅增加 , 但覆盖人群实际上只比较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教育程度和收入较高的女性 。 更加普遍的视角中 , 激烈运动、肌肉、高强度 , 强对抗的运动和女性气质依然是相悖的 。 1970年以前人们阻止女性参与马拉松的理由至今依然不乏市场:“激烈的运动(跑步)可能对女性的生殖系统不利 。 ”仿佛男性挂在体外的生殖系统在激烈运动下反而更加安全 。
气质|妇女节|体育无分性别,让女性在运动中彼此连接、获得力量
文章图片

我在近10年时间有机会参与了不少传统上被视为男性化的运动 , 包括剑道、合气道和攀岩 。 切身地体会这些运动中弥漫的男性气质迷恋对我这样的女性参与者的劝退作用 。 以剑道为例 , 作为一项传统对抗性运动 , 剑道被许多男性参与者视为合理体验“厮杀” , 表达攻击性的途径 。 诚然在运动出现的初始阶段 , 它被认为是安全化攻击行为的结果 , 但经过百年发展 , 人们也意识到运动在训练身体控制、美感和自我意识上的诸多可能性 。 深刻理解剑道的练习者 , 会看到剑道中尊重对手、以互相得以抗衡的力量进行技巧比试的重要 。 也会理解做每一个动作时正确、节制带来的美感 。 将类似对抗性运动视为单纯的攻击性、暴力的发泄 , 反而将这些运动的意义极度地狭隘化了 。 在两年练习剑道的过程中 , 我只遇到一位鼓励我追求剑道正确节制美的前辈 , 而这位前辈恰恰是我的剑道伙伴中最资深练习时间最长的一位 。 然而因为长时间被周围强攻击性强暴力的剑道风格包围 , 我最终因为感到太过孤立无援而停止了剑道练习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