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残奥高山滑雪男子大回转 , 有一名选手 , 6年前才第一次见到雪
3月10日一早 , 北京冬残奥会高山滑雪男子大回转各组别比赛鸣枪开滑 。 在站姿组全部44名参赛选手中获得第25名的中国选手陈信军 , 个人经历很是特别——从小在云南大山里长大的他 , 6年前才第一次见到雪 。 “虽然我没能站上领奖台 , 但是我战胜了自己 。 ”陈信军说 , “看到了差距 , 今后要更加努力训练 。 ”
文章图片
大回转是残奥高山滑雪技巧类项目 , 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冰河”赛道进行 。 赛道位于海拔1500米以上 , 能够参赛的冬残奥运动员都非常了不起 。 “我感觉自己进入国家队就是机缘巧合 。 ”陈信军笑着说 , 小时候在云南特殊学校读书 , 后来省残联的专家去学校选拔“体育人才” , 可能是因为自己从小爱在山上跑步 , 体能、力量、灵活度都不错 , 所以让滑雪教练看上了 。 “再往后我竟然进入国家队了 , 还能来参加冬残奥会 , 说实话 , 我自己常常感觉 , 这6年简直像是在做一场梦 。 ”陈信军说 。
文章图片
还记得第一次穿上滑雪板站在雪道上的时候 , 陈信军站都站不住 , 在一个小缓坡上就摔了好几跤 , 后来慢慢掌握了一些技巧 , 就越滑越好了 。 和陈信军同住一个寝室的好兄弟孙鸿胜说:“信军是队里最刻苦的 , 训练结束还要再加练腰腹力量 , 有的时候一晚上做上千个卷腹 。 大家也是受他影响 , 所以才能大幅提升成绩 。 ”在陈信军看来 , 自己作为南方人 , 接触冰雪运动比队友晚太多 , 所以只有更加刻苦 , 才能在国家队站住脚 , “训练日 ,每天我大约要从山顶到山脚滑15圈 , 要是还有体能 , 我还会继续 , 直到滑不动为止 。 ”
文章图片
没有热爱 , 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又怎么能坚持得下来?“我很享受高山滑雪那种速度感 , 那种兴奋 。 ”陈信军说 , 自打练了高山滑雪 , 自己体能、力量、灵活性都增强了不少 。 但是滑雪也为他带来了一些伤病 , 最记忆犹新的是2018年去国外比赛 , 陈信军因为冲过终点时不慎跌倒 , 整个右肩骨裂 , “既然选择了竞技体育这条路 , 就不要害怕伤病 , 养好了伤继续训练就是了 。 ”在他看来 , 从事“勇敢者的项目” , 就要一往无前 。
在陈信军的运动员注册卡套周围 , 钉着不少外国运动员在冬残奥会期间和他交换的徽章 。 “这象征着友好 , 大家都是运动员 , 要互相交朋友 , 互相学习 。 ”他说 , 自己深知自身水平还达不到登上领奖台的标准 , 所以本次冬残奥会就是来学习先进滑雪技术的 , “毕竟不是谁都能拿第一 , 但是我要继续向着领奖台努力 。 ”陈信军说 , 自己报名参加的最后一项回转比赛 , 将在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当天举行 , “依然要争取个人最好名次 。 ”
来源丨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丨张雅婧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在昨天进行的残奥高山滑雪男子大回转决赛现场|赛场内外残奥运动员享温暖贴心服务
- 本文转自:人民网2月20日|冬奥赛场吹出“低碳春风” 中国行动点亮“绿色未来”
- 实力|17岁获得高山滑雪男子大回转坐姿组铜牌梁子路:第一时间和姐姐分享喜悦
- 量身定制|科技,冬残奥“隐形的翅膀”
- 受伤|初学滑雪需要注意啥
- 滑行|残奥高山滑雪男子大回转 中国队最小选手创造最大惊喜
- 项目|冬残奥会高山滑雪比赛再调赛程
- 盛会|共绘“雪容融” 祝福冬残奥会
- 本文转自:周到客户端如果说冬奥会带给我们的是竞技体育的刺激感|未登上冬残奥会的小镇青年
- 徐梦桃|和小5岁师弟宣布恋情后,32岁冬奥冠军回家,穿旗袍太美,和妈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