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访|《羽生结弦》作者:最撼人心魄的成功与失败

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上 , 羽生结弦奉献了三场表演:以《引子与回旋随想曲》作为配乐的短节目中 , 被寄予厚望的羽生结弦在第一跳中就起空;第二场自由滑中 , 羽生结弦执拗地一上来就挑战极少成功的阿克塞尔四周跳动作 , 最后落冰摔倒 。 原本有望冲击个人奥运三连冠的羽生最终屈居第四;在最后一场表演中 , 伤病缠身的羽生结弦 , 靠吃大剂量的止痛药终于完成了一场完美的花样滑冰表演滑——《春天 , 来吧!》 。
羽生的故事关于胜负 , 但更关于雄心、孤勇 , 关于在这个整体走向浮躁与分裂的时代 , 仍旧可以信奉什么 。
日本体育作家野口美惠写作的一本《羽生结弦:王者之路》推出中文版 , 这位前《每日新闻》采访人员 , 曾多年跟踪报道羽生结弦 。 值此书出版 , 澎湃新闻专访了野口美惠 , 试图以第三方的视角客观理解羽生结弦 , 也试图理解许多外界加诸于他身上的误解 。
我们总是在花样滑冰的冰场上看到最撼人心魄的成功与失败 , 选手跳起来的一瞬间 , 成败悬于一线 , 他可以稳稳落住 , 也会重重摔下 。 我们当然乐见其成 , 但也欣赏坠落时的那种独属于这项运动的痛楚 。 而哮喘、纤弱、来自一个饱受地震摧残的小城的羽生结弦更以这些特质加重了这其中的破碎感 , 但这并不代表他是弱者 。
相反 , 野口美惠在书中收录了许许多多羽生结弦的豪言壮语 , 甚至在总结他的成功心法时 , 野口美惠将“宣言”置于首位 , 并认为 , 这是羽生自孩童时期就使用次数最多的方法 。 羽生一直说“我要取得胜利”“要成为冬奥会冠军” , 这让羽生看起来总是雄心勃勃 , 甚至受到一些人的批评 。
虽然15岁的羽生在看到陈伟群的表演时 , 也曾感慨:“即使从冰场外面看 , 也依然会被他吸引 。 在一起训练时 , 我就感受到了他的气质 。 即便在训练中 , 我都觉得自己必须得避开他 , 有种‘世界顶级选手滑过来了 , 我必须回避一下’的感觉 。 ”但是这种怯弱与谦卑并不是羽生的常态 , 他很快就调整心态 , 并认为:“如果我能战胜世界顶尖选手 , 那我就站在世界之巅了 。 我无法做到不盯着他看 。 虽然现在我还只能避让 , 但就因为这个‘还’字 , 我的心情颇为愉快 。 ”
这种雄心在花样滑冰这项运动中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 速度、力量、时机和跳跃姿态共同托举起一个动作 , 运动员倾注心力于一瞬 , 需要有强大的信念和爆发力 , 但凡有任何的杂念与犹疑 , 都会造成意志涣散 , 并直接导致失误的发生 。 羽生所经历的大大小小的比赛中 , 有时是太晚上场造成的体温下降导致的状态不佳 , 有时是过分关注其他选手的表现 , 有时则是太想忘记短节目表演中的动作而导致在自由滑中乱了阵脚 , 有时是挑战了难度太高的动作 , 这令每一次起跳本身即变成赌注 。
像是《雄狮少年》中阿娟的最后一跃 , 让伟大归于伟大 , 花样滑冰的赛场上 , 聚光灯、响彻冰场的恢弘的奏鸣曲、暴雨一样的掌声、全世界的注目 , 现场的氛围近乎壮丽 , 大多数的普通人或许一生都鲜有这样“超凡入圣”的一瞬 。
新闻|专访|《羽生结弦》作者:最撼人心魄的成功与失败
文章图片

14岁的羽生结弦 摄影:野口美惠
澎湃新闻: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羽生选手的?《羽生结弦:王者之路》的写作截止到他21岁 , 现在他已经27岁 , 近些年 , 他也有了很多新的变化 , 你是否有持续关注他?
野口美惠:最初关注到羽生是他9岁在全日本少儿B组获得冠军的时候 。 那时候圈里的大家都在传“有个很厉害的孩子” 。 因为当时他留着蘑菇头 , 所以被称为“小蘑菇” 。 我第一次采访羽生是他在少儿A组获得冠军的时候 , 那年他11岁 。 这次我也有幸来了北京冬奥现场取材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