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人人豆瓣控?这些社交网络让你更孤独?


去年8月,前花花公子玩伴兼小成本影片明星伊维特维克斯应该年满83岁,但是没有人知道她死的时候究竟多大 。根据洛杉矶验尸官的报告,邻居发现维克斯的邮箱中的邮件已经发黄,于是通过破碎的玻璃窗打开门,穿过成堆的垃圾邮件和衣物来到楼上,发现她的尸体已经变成了木乃伊,旁边一个暖炉依然在工作,她的电脑也开着 。
两周之内,维克斯孤独死亡的消息在Facebook上被讨论16057次,被微博转发881次 。她一直是恐怖影片偶像,现在她象征着另一种恐怖:我们对孤独的恐惧 。她的邻居苏珊萨维奇后来告诉《洛杉矶》杂志,她试图从维克斯的电话账单中寻求导致其结局的答案,但在她死前的几个月,维克斯没有给任何朋友或家人打电话,她联系的都是那些通过网络或粉丝大会认识她的影迷 。
维克斯的交际网变得更大也更空洞,正如我们所有人一样 。在这个不受时空限制的实时通信时代,我们却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孤立:联系越广,我们愈加孤独 。
在这种矛盾现象中最引人注目的是Facebook(中国本土版为人人网,开心网等) 。这家拥有8.45亿用户的社交网站去年的收入达到37亿美元,去年夏天,Facebook成为月网页浏览量超过1万亿的第一家网站 。在2011年最后3个月,Facebook用户每天张贴27亿条评论 。虽然极受欢迎,或许正因为如此,从一开始,Facebook就备受怀疑 。电影《社交网络》将马克扎克伯格描绘成一个患有阿斯伯格症的混蛋,完全是胡扯,却很容易让人误以为真,因为这很符合Facebook给人的感觉 。这部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是最后一幕,扎克伯格向前女友发出朋友邀请,然后一边敲击鼠标一边等待凝固在银幕上的网络时代的寂寞时刻 。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紧盯着电脑屏幕,渴望答复 。
当注册Google+,建立起朋友圈子,软件会提醒你只包括“你真正的朋友,可以分享私人信息的朋友 。”“你真正的朋友”,这个短语完美概括了社交媒体带来的焦虑:Facebook可能干扰我们的正常交往,让我们远离他人,让我们更加孤独;社交网络可能正在传播它意图征服的孤独 。
Facebook诞生于人类孤独感倍增的时代,过去25年里,人们的知己数量急剧减少 。根据一份调查报告,个人知己的数量从1985年的2.94人下降到2004年的2.08人 。类似的,在1985年,只有10%的美国人说他们没有可以讨论重要问题的知己,15%的人说他们只有一个可以交心的好朋友 。到2004年,25%的人没有可以交心的人,20%的只有一个知己 。正因为如此,网站承诺的广阔人际联系才颇具吸引力 。
对应社交的瓦解,我们雇佣了一支替代知己的军队,一个新的职业看护阶层 。罗兰德沃金在2010年为胡佛研究所撰写的论文中指出,在上世纪40年代,美国有2500名临床心理学家、3万名社工、不到500名婚姻和家庭顾问 。到2010年,美国有7.7万名临床心理医生、19.2万名临床社工、40万名非临床社工、5万名婚姻和家庭顾问、10.5万名精神健康顾问、22万名毒品上瘾顾问、1.7万名心理咨询护士、3万名生活教练 。大多数接受心理治理的病人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疾病 。大量心理医护人员帮助解决的都是一些日常问题 。我们已经将日常关爱工作分包给职业人士 。
由于社交的瓦解,曾经的怀旧感伤变成了公共健康问题 。孤独极不利于人的健康 。孤独的人更可能早早住进养老院 。他们更可能不爱锻炼、肥胖、抑郁、失眠、内分泌不平衡、记忆功能减退、患老年痴呆症 。他们更可能被病毒感染,手术后死亡 。杀死伊维特维克斯的也许不是孤独,但它却和导致她死亡的心脏疾病有关系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