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和自觉 对理想主义的温和坚持


据说,一个人如果在14岁时不是理想主义者,他一定庸俗得可怕;如果在40岁时仍是理想主义者,又未免幼稚得可笑 。
我们或许可以引申说,一个民族如果全体都陷入某种理想主义的狂热,当然太天真;如果在它的青年人中竟然也难觅理想主义者,又实在太堕落了 。
由此我又相信,在理想主义普遍遭耻笑的时代,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理想主义者,就必定不是因为幼稚,而是因为精神上的成熟和自觉 。
有两种理想 。一种是社会理想,旨在救世和社会改造 。另一种是人生理想,旨在自救和个人完善 。如果说前者还有一个是否切合社会实际的问题,那么,对于后者来说,这个问题根本不存在 。人生理想仅仅关涉个人的灵魂,在任何社会条件下,一个人总是可以追求智慧和美德的 。如果你不追求 。那只是因为你不想,决不能以不切实际为由来替自己辩解 。
理想有何用?
人有灵魂生活和肉身生活 。灵魂生活也是人生最真实的组成部分 。
理想便是灵魂生活的寄托 。
所以,就处世来说,如果世道重实利而轻理想,理想主义会显得不合时宜;就做人来说,只要一个人看重灵魂生活,理想主义对他便永远不会过时 。
当然,对于没有灵魂的东西,理想毫无用处 。
我喜欢奥尼尔的剧本《天边外》 。它使你感到,一方面,幼想毫无价值,美毫无价值,一个幻想家总是实际生活的失败者,一个美的追求者总是处处碰壁的倒霉鬼;另一方面,对天边外的秘密的幻想,对美的憧憬,仍然是人生的最高价值 。那种在实际生活中即使一败涂地还始终如一地保持幻想和憧憬的人,才是真正的幸运儿 。
对于不同的人,世界呈现不同的面貌 。在精神贫乏者眼里,世界也是贫乏的 。世界的丰富的美是依每个人心灵丰富的程度而开放的 。
对于音盲来说,贝多芬等于不存在 。对于画盲来说,毕加索等于不存在 。对于只读流行小报的人来说,从荷马到海明威的整个文学宝库等于不存在 。对于终年在名利场上奔忙的人来说,大自然的美等于不存在 。
想一想,一生中有多少时候,我们把自己放逐在世界的丰富的美之外了?
一个经常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轶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生活在多么不同的世界上!那么,你们还要说对崇高精神生活的追求是无用的吗?圣徒是激进的理想主义者,智者是温和的理想主义者 。
在没有上帝的世界上,一个寻求信仰而不可得的理想主义者会转而寻求智慧的救助,于是成为智者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