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洗澡有讲究 夏季洗澡要避开的6个时间段

夏季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除了高温天气也是一个让人很难忍受的季节 。夏季的炎热让很多人燥热难耐,再加上白天出很多汗,通常回家后洗澡冲凉成为了很多人的习惯 。可是你知道吗,洗澡的时间点如果掌握不好,可能会诱发意外,这绝不是笑话,快来跟随360常识网一起看看夏季洗澡要避开哪6个时间段吧 。

夏季洗澡有讲究 夏季洗澡要避开的6个时间段

文章插图
夏季6个时间段不宜洗澡
1、发烧时
炎热夏季发烧时,切不可洗澡 。当人的体温升高至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会增加20%,身体比较虚弱,此时洗澡容易发生意外 。
2、低血压时
在夏季血压低事不适合洗澡 。这是因为洗澡时水温较高,会使人的血管扩张,低血压的人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发生虚脱 。
3、满头大汗时
炎热夏季,很多人经常会满头大汗,但越在这时候越不能洗澡 。因为人出汗时,皮下血管处于扩张状态,毛孔放大,血液循环加快,如果突然用冷水洗澡,皮下血管会立刻收缩,汗毛孔随即关闭,汗腺的分泌也立即停止,身上散热的渠道被堵死 。

夏季洗澡有讲究 夏季洗澡要避开的6个时间段

文章插图
4、饱饭后
俗话说饿不洗头,饱不洗澡 。刚吃饱饭后洗澡,热水会刺激皮肤血管扩张,较多的血液流向体表,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导致胃部血液减少,影响消化,加重胃的负担 。
5、喝酒后
一个人酒后不适合洗澡 。酒精会抑制肝脏功能活动,阻碍糖原的释放 。酒后洗澡,体内储存的葡萄糖在洗澡的时候会被消耗 。酒后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血糖会大幅度下降,容易发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 。
6、劳动后
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后,都应休息一下以后再洗澡,否则容易引起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昏厥 。

夏季洗澡有讲究 夏季洗澡要避开的6个时间段

文章插图
夏季洗澡有两大讲究
讲究一:温度
在夏季洗澡时,水温不宜过低更不宜过高 。洗澡水的温度应与体温接近为宜,即35℃-37℃ 。水温过高会使全身表皮血管扩张,心脑血流量减少,发生缺氧 。洗澡水过冷会使皮肤毛孔突然紧闭,血管骤缩,体内的热量散发不出来,使人感到四肢无力,肩、膝酸痛和腹痛,甚至可成为关节炎及慢性胃肠疾病的诱发因素 。
讲究二:次数
夏季天气炎热,但需要控制洗澡的次数 。夏季汗液分泌旺盛,出汗较多,每天或隔天应冲洗1次 。身体较胖和皮脂腺分泌旺盛者,可适当增加洗澡次数 。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减少,可适当减少洗澡次数 。洗澡时间均不宜过长,每次洗澡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以免出现心脑缺氧、缺血的情况 。

夏季洗澡有讲究 夏季洗澡要避开的6个时间段

文章插图
洗澡的水温依正常体温,对人体起到不同的作用 。
1、热水浴:大约38℃-40℃
洗澡前可用手试一下,感觉略有点烫为宜 。其最大的作用是可以帮助清洁皮肤 。热水澡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对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等都有一定疗效 。
2、温水浴:大约35℃
用手试,感到稍热 。这是一种比皮肤温度略高,比体温略低,非常适合泡澡的温度 。一般情况下,夏天提倡洗温水浴 。温水浴能起到镇静神经,减轻心血管负担,对高血压、神经衰弱、失眠、皮肤瘙痒等有良好的疗效 。
3、冷水浴:大约20℃
坚持冷水浴不仅能显著增加白细胞数量,提高免疫力;而且有促进血液稀释,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此外,冷水浴对于锻炼人的意志,提高人体对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延缓组织器官衰老,保持皮肤健美都有一定作用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