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赠送,暗扣钱!话费套餐暗藏吸费陷阱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2021年前三季度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其中显示截至9月份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 16.4 亿户,比上年末净增 4185 万户 。移动通信业务蓬勃发展,为用户带来了便利,产生的一些问题也有待规范 。
体验赠送,却变自动续费
赠送、免费体验、回馈老客户……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接听过此类来自通信运营商的营销电话 。然而对于“免费”过后可能转为续订的状况,客服却往往不会主动说明 。
“我每月只有一个15元的套餐,最近感觉话费扣得有点快,让孩子一查才发现,额外还多了个优惠包的扣费呢!”汪大爷回忆,年初有天自己在外面买菜,接到电话称老客户可以享受“超值优惠包”,10元包含2G流量和100分钟通话时长 。
想到自己的15元套餐是1G流量和100分钟通话时长,汪大爷觉得优惠包的确很划算,便同意购买 。但他原本以为,流量和通话时长消耗完,这个优惠包就算是用完了 。客服也没有对体验过后,不及时取消就视作自动续订的情况作出说明 。等到发觉异常,优惠包已经扣费半年多了 。而汪大爷在家都是自动联网,出门也只在导航时看下手机,每月流量通常不超过0.5G,扣费的优惠包等于没有用到 。
黑猫投诉上,不少消费者都有过被“赠送”误导的经历 。一位用户表示,客服说搞活动,免费赠送三个月、每月2G的流量 。自己特意询问之后怎么办,对方称不需要可以退订 。
这位用户有些犹豫,怕到时忘记取消,客服称三个月后会为他自动取消 。然而,用户发现到期后该业务非但没有取消,还在送流量期间额外扣了费用 。经询问了解,月租必须达到一定限额才能得到免费流量,他的月租未达到标准,所以对“送”的流量收取了费用,但当初客服对这一情况却未曾提及 。
开通容易,取消繁琐
马阿姨使用的套餐每月59元,包含20G流量和300分钟通话时长 。此外,还有每月10元的网费扣款 。以前在老家,老两口对网速的要求不是很高,套餐附带的宽带网就够用了 。但随着老两口到北京来帮忙看孩子,一年半载回不去,家里的网便用不上了 。
想着“苍蝇腿也是肉”,加之每天和孩子住在一起,用不了那么多流量和通话时长,马阿姨便请女婿帮忙咨询客服,想要取消掉网费扣款,以及降一档便宜些的套餐 。
经过询问,一款39元的套餐更适合马阿姨,但她却不能更换,因为这样月租过低,达不到10元网费的享受标准了 。“正好,这个网我也用不到,直接取消了吧 。”
然而,取消网络扣费更加困难,需要机主本人持身份证,到当地营业厅办理才行 。人在外地的话也可以请亲戚代办,但要持相关证件、委托书,还要知道账户密码等 。总之,跑一趟线下营业厅是必须的 。
疫情期间,不好为了这点小事麻烦别人,想想钱也不多,马阿姨选择了维持现状 。但她认为,当初开通业务时远没有这么复杂,不需要拿着身份证跑营业厅,直接通过电话即可办理 。“是不是应该提醒一下,以后如果想更改业务或者取消,要怎样操作 。”
“免流”套餐,不等于任性用
近年来,用户选择通信套餐时,网络流量成为一项重要指标 。一种商家与通信运营商合作的“互联网卡”悄然出现,它们以“大流量”为主打,月租最低仅十几元,就可以“任性”使用多款App 。营业厅工作人员表示,互联网卡仅在网络出售,快递到家后凭身份证开卡,营业厅是不售卖的 。
在这类卡片的宣传页面,通常会打出大大的“免流量”字样,给人一种用了它即可实现“流量自由”的印象 。然而点击“查看资费详情”,所谓“免流量”是指,在卡片对应的App名单内,可以使用一定限制的流量,通常每月上限为30G,若超出则按套餐外流量收费 。这就要求使用者需牢记可用App,否则点开名单外App,就无法计入这30G的专属流量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