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晋如称《弟子规》是伪国学,这颗毒草,还要残害多少青少年?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各种学士文化,思想内涵在一代代地传承中越累越多,首当其中的便是春秋时代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使其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经典文集 。
四书五经、孙子兵法、以及之后的四大名著都是我们现代人所熟知的前人书写并流传下来的书籍,我们视它们为经典著作,不仅因为它们是先人的传承,更多的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和精神让我们恍然大悟,并能够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

徐晋如称《弟子规》是伪国学,这颗毒草,还要残害多少青少年?

文章插图
可是这当中并不是所有的都是好的,有好、有坏、有精华、有糟粕,在有了众多选择的时候,其质量也会变得层次不齐 。
《弟子规》就是其中之一 。
它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著,是根据孔子的教诲而变成的学童生活规范,可是现任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的徐晋如先生却将《弟子规》列入伪国学,并称,这颗毒草,还要残害多少青少年?
徐晋如称《弟子规》是伪国学,这颗毒草,还要残害多少青少年?

文章插图
论心不论迹 内心要比形式来的更加重要
《弟子规》以孝道开篇,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国历代以来的文化传承,人们对于这句话无可辩驳,并且一直以此为训戒 。
但是越往下看,越发觉得其中的内容有矫枉过正之嫌 。
这其中到,“不要因为事情小就自作主张,假如这样去做事,就不符合做儿子的礼仪” 。
徐晋如称《弟子规》是伪国学,这颗毒草,还要残害多少青少年?

文章插图
在现代社会,当碰到大的问题是,做子女的会和父母商量一番,因为这样不仅能得到一些意见还能让父母知晓其中的利害关系,以免他们担心害怕 。
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事都需要事无巨细,事事报备,尤其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 。
可是何又为小事?
每个人对其的理解都不尽相同,有些事情在一个人这里是小事,但或许发生在另外一人身上却有可能成为大事 。
徐晋如称《弟子规》是伪国学,这颗毒草,还要残害多少青少年?

文章插图
《弟子规》中所指的小事显然是个笼统的概念,而李毓秀能这样写,便是把所有的大事小事都包含其中,可是事件之多,怎么可能全都涵盖在内?
另外,书中还到“如果父母生气打子女,子女也甘愿接受,绝无怨言” 。
即使在21世纪的中国,对于父母的打骂我们当然不能还手,但是也绝非听之任之 。如果是父母有错在先,难道我们不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人非圣贤,即使作为父母长辈也会有犯错做错的时候,如果无论好坏我们都骂不还口,不告以道理,那不仅是一种愚孝,且更不利于家庭的和睦 。
徐晋如称《弟子规》是伪国学,这颗毒草,还要残害多少青少年?

文章插图
中国人历来便不善于情感表达,这一点被现代社会的人已逐渐意识到其弊端,所以,在越来越多的当代书籍及电视电影中,如何有效的沟通成了每次不厌其烦谈的最多的问题,因为学会沟通对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确实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
可是《弟子规》中所表述的内容却和沟通相违背,它让人们不说不讲不还口,只是默默忍受一切,这样的守则已经落伍,在现代社会早已行不通 。
孝顺是中国历来如此的文化,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恪尽职守的遵守着这一点,但如果每一个行动细节都要和《弟子规》中的开篇几段做到一致,那便是真正的盲目尽孝了 。
徐晋如称《弟子规》是伪国学,这颗毒草,还要残害多少青少年?

文章插图
“百善孝为先”的后面一句便是“论心不论迹”,孝顺从心出发,每个人的尽孝方式都不尽相同,在外在的形式表现上也有所不同,而《弟子规》中对外在形式的表述和要求都过于细致,过于规范,产生了过犹不及的效果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