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砍价”中,张劲妮为何不直接报底价?国家医保局回应

近日,“70万一针的天价药进医保”登上了热搜,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视频中,经过医保部门八轮价格谈判,原本70万元一针的罕见病药品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价格最终以低于3.3万元每针的价格成交,整场谈判持续了一个半小时 。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福建省医保局药械采购监管处处长张劲妮也刷屏朋友圈 。对此,也有网友提出疑问,谈判专家和谈判现场不让企业报价,由专家直接亮出底价,看企业能不能接受岂不更直接?

“灵魂砍价”中,张劲妮为何不直接报底价?国家医保局回应

文章插图
2021国家医保目录药品谈判现场
对此,国家医保局回应称,根据现行谈判规则,现场谈判由企业方、医保方共同参加,企业方由授权谈判代表、医保方由谈判组组长主谈,现场决定谈判结果 。首先由企业方报价,企业方有两次机会报价并确认 。如企业第二次确认后的价格高于医保方谈判底价的115%(不含),谈判失败,自动终止 。如企业第二次确认后的价格不高于医保方谈判底价的115%,进入双方磋商环节 。双方最终达成一致的价格必须不高于医保方谈判底价 。谈判过程中,企业授权代表可通过电话等方式请示,但应现场给出明确意见 。谈判结束后,无论是否达成一致,双方现场签署结果确认书 。
谈判最终能否成功取决于医保方和企业方的底线是否存在交集 。从实践看,医保方谈判专家的职责是利用谈判机制,引导企业报出其能够接受的最低价格 。也就是说,谈判专家在基金能够承受并且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努力为老百姓争取更为优惠的价格,这就是“灵魂砍价”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
谈判底价是怎么产生的?国家医保局表示,谈判底价由医保部门组织专家测算产生 。一方面,对于获得谈判资格的药品,医保部门组织相关企业按统一模板提交测算资料,主要包括:药品基本信息,相关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等信息,意向价格,以及相应证据材料 。另一方面,医保部门组织药物经济学、医保管理等专家,从药品成本效果、预算影响、医保基金负担等角度开展科学测算,形成医保基金能够承担的最高价,即谈判底价,作为谈判专家开展谈判的依据和底线 。
需要强调的是,在测算过程中,专家们充分借鉴药物经济学指南和国际最新技术方法,充分考虑我国医保定位和市场环境等因素 。同时,根据工作方案,逐一与相关企业充分面对面沟通,尽最大努力提升测算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为谈判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
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单纯的“砍价”外,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是一项系统性工作 。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自5月份启动,至11月底结束,历经大半年时间 。从流程看,主要分为准备、申报、专家评审、谈判、公布结果5个阶段 。
准备阶段主要研究起草调整方案,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完善相关规范和机制、建立专家队伍等,做好组织和技术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
申报阶段主要组织指导企业按程序做好申报、提交药品相关信息,组织专家团队审查申报信息并进行公示,将审查结果反馈相应企业,形成申报成功药品名单 。
专家评审阶段主要组织临床、药学、药物经济学、医保管理等方面的专家,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公平性等方面评价申报成功的药品,确定调出目录、纳入谈判议价等药品名单 。
谈判阶段包括两个环节:一是组织专家使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考虑基金承受能力等因素,科学测算确定每一个药品的谈判底价,即医保基金能够负担的最高价 。二是组织专家与企业现场磋商,当场确认结果 。谈判成功的药品纳入目录,谈判结果确定为全国统一的医保支付标准 。谈判不成功的药品不纳入目录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