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与湖北的“湖”是洞庭湖 湖北湖南的湖指的是

湖北湖南的湖指的是(湖南与湖北的“湖”是洞庭湖)当你打开中国行政区划地图时,你会发现,我们国家的省份起名原来是有一定规律的 。比如说,地图上有山东就有山西,有河南就有河北,有湖南就有湖北,有广东就有广西 。

湖南与湖北的“湖”是洞庭湖 湖北湖南的湖指的是

文章插图
还有一些省份的名字,尽管不能凑成一对,但是它们的称谓当中,都有江河湖泊,高岭大泽的身影,比如江西、四川、浙江等等 。你光看它们的名字,也不一定知道那些字指的都是些什么江河湖海、高岭大泽,但是你好歹能知道,它们的得名,都和这些地理名词有关 。广西、广东则不一样,因为“广”字,没办法让人直接联想到任何的山川湖泊,高岭大泽 。那么两广的“广”,到底是指什么呢?原来,它和汉武帝时候的一个小县城“广信”的得名有关 。一、广西、广东的得名两广在没行政建置前叫岭南,又称“百越之地” 。古代在那个地方有很多个小国家,比如名字很有趣的“离耳国”,“雕题国”和“北朐国”,还有像大庾、苍梧这种很古老,很有特色的地名 。后来,秦始皇派大将赵佗平定岭南时,赵佗跑到那儿去建了一个“南越国” 。再后来,汉朝建立以后,赵佗向汉朝称臣,岭南正式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 。
湖南与湖北的“湖”是洞庭湖 湖北湖南的湖指的是

文章插图
不过在那个时候,岭南还没有出现带广字的地名 。清朝有一个叫蒙启鹏的人写了一本《广西通志稿》,他在“地理篇”里面到:两广地名到底是怎么来的,从前的书上都没有讲过 。一开始有人认为,两广的得名和“两湖”有关 。由于它们分别位于“湖广”的东部和西部,所以才叫广东、广西 。“湖广”是明清时期的一个行政区划,指的是“湖南、湖北”一带 。不同的时期,管辖范围各不相同 。这个意思就是说,从前的人认为:广东、广西,是因为位于“湖广省”的东、西两面才得名 。不过,事实上并非这样 。因为我们看地图就会发现,两广都集中在“湖广”的南面 。所以,蒙启鹏觉得这个说法是不可靠的 。他自己给出了一个答案说:“广”是指一个叫“广信县”的地方 。在《续汉书郡国志》里面曾到,广西有一个叫苍梧的郡,当地官员说,它从前叫“广信县” 。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汉武帝派人到粤地开阜,也就是建衙门,正式国家管理 。
湖南与湖北的“湖”是洞庭湖 湖北湖南的湖指的是

文章插图
当时汉武帝颁发了一道圣旨,里面说“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于是地方官员就把“广信”二字从这一句话里面摘出来,做了个地名 。如此一来,才有了带广字的地名 。到了三国的时候,当地出现了“广州”的地名 。后来经过历朝历代的演变,当地的名字越来越多 。隋朝的时候,当地很多地名被废弃不用了,其来历也已经查不清楚,成为了历史名词 。唐代行政区划恢复了十大公认最好看的电视剧制以后,广州改名叫“广府” 。宋代沿用了唐制,以路来代替唐代的道,于是就有了广东路和广西路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尽管“广”最开始是由“广信县”而来,但是在后代,它具体的行政区划位置,却并不是以“广信县”的地理位置来划分 。二、各省地名的来历和两广情形相同的还有“四川”,之前就总有网友在问,“四川”到底有哪四个“川”?有人说,四川的川不是河,而是四条路,但是也有人真的就找出了四条河 。
湖南与湖北的“湖”是洞庭湖 湖北湖南的湖指的是

文章插图
每一个人的答案,听起来似乎都很有道理 。历史上的四个川或者是四条河,不管是否真实存在过,到现在也早都成了历史名词了 。原址在何处没有人知道,只是留下了它的旧名 。除了上面两省的地名,中国的别的省份的名字也非常有意思 。比如说山东、山西的“山”,是指太行山;河南、河北的河,是指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湖南、湖北的湖,是指洞庭湖 。洞庭湖现在据说有变小的倾向,以后也有可能要消失 。再过个几百年,说不定后人也会发出质问,湖南、湖南的“湖”在哪里啊?以上是一条河,一座山为分界分出来的两个地名 。还有因一个景点而得名的,比如青海,就是有一个青海湖;黑龙江,就是因为当地有一条同名的江 。再比如浙江,那就是钱塘江 。江西是江南以西,云南就是云岭以南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