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的结构图和工作原理 鼠标结构分析


鼠标的结构图和工作原理 鼠标结构分析

文章插图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电脑成为办公的主要工具之一,一直以来,鼠标作为我们最频繁接触的电脑输入设备之一,似乎并没有受到人们过多的关注 。虽然我们每天都在使用鼠标,但是你真的了解鼠标的工作原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详细地聊聊鼠标,了解鼠标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
1、世界上第一款鼠标
1968年12月9日,全世界第一个鼠标诞生于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它的发明者是Douglas Englebart博士 。鼠标的英文原名是“Mouse”,Englebart博士设计鼠标的初衷就是为了使计算机的操作更加简便,来代替键盘那繁琐的指令 。他制作的鼠标是一只小木头盒子,工作原理是由它底部的小球带动枢轴转动,并带动变阻器改变阻值来产生位移信号,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屏幕上的光标就可以移动 。
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当移动鼠标器时,它把移动距离及方向的信息转换成脉冲送到计算机,计算机再把脉冲转换成鼠标器光标的坐标数据,从而达到指示位置的目的 。
世界第一款鼠标
世界上第一款鼠标的问世,证明了电脑输入设备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以至鼠标成为现如今不可或缺的电脑外设产品 。
应用的进步让人们对鼠标开始提出更多的要求,包括舒适的操作手感、灵活的移动和准确定位、可靠性高、不需经常清洁,鼠标的美学设计和制作工艺也逐渐为人所重视 。现如今的鼠标已经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从机械鼠标、光电鼠标、激光鼠标到前不久最新推出的触控式鼠标等,都拥有各自的用户群体 。
根据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鼠标可分为三大类:机械鼠标、光机式鼠标、光电鼠标 。
2、机械鼠标
机械鼠标内部构造
机械鼠标工作原理
机械鼠标又名滚球鼠标,主要由滚球、辊柱和光栅信号传感器组成 。通过ps/2口或串口与主机相连 。接口使用四根线,分别为电源、地、时钟和数据 。正常工作时,鼠标的移动转换为水平和垂直栅轮不同方向和转速的转动 。栅轮转动时,栅轮的轮齿周期性遮挡红外发光管发出的红外线照射到接收组件中的甲管和乙管,从而甲和乙输出端输出电脉冲至鼠标内控制芯片 。由于红外接收组件中甲乙两管垂直排列,栅轮轮齿夹在红外发射与接收中间的部分的移动方向为上下方向,而甲乙接收管与红外发射管的夹角不为零,于是甲乙管输出的电脉冲有一个相位差 。鼠标内控制芯片通过此脉冲相位差判知水平或垂直栅轮的转动方向,通过此脉冲的频率判知栅轮的转动速度,并不断通过数据线向主机传送鼠标移动信息,主机通过处理使屏幕上的光标同鼠标同步移动 。
显而易见,这种机械鼠标的精度受到了桌面光洁度、采样精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并不适合在高速移动或者大型游戏中使用 。不过,由于这种第一代机械鼠标出现的时候,大部分PC的系统软件和操作软件都只是刚刚开始使用GUI,因此这个矛盾并不突出 。
鉴别机械鼠标的方法很简单,把鼠标翻转过来,如果下面有小圆球,就是机械鼠标 。
机械鼠标内部结构
随着新产品的更新换代,机械鼠标被淘汰后,市面上已经很难找得出机械鼠标了 。
3、光机鼠标
光机鼠标及内部结构图
为了克服机械鼠标精度不高、结构容易磨损的弊端,罗技公司在1983年设计出了第一款光学机械式鼠标,简称光机鼠标 。
光机鼠标是在纯机械式鼠标上进行改良,通过引入光学技术来提高鼠标的定位精度,和机械鼠标一样拥有一个胶质圆形小球,并连接着x、y转轴,不同的是光机鼠标增加了发光二极管和感光芯片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