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各地区的民俗文化


清明节各地区的民俗文化

文章插图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民俗传统文化 , 清明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 而在每个地区在清明节这一天会用不同的方式来纪念 。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清明节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吧!
清明节各地都有什么习俗?
河北:踏青、看花、挑菜、簪柳
在河北的上坟烧纸钱讲究“早清明 , 晚十一(农历鬼节)” 。扫墓烧纸在清明前一周就开始了 , 而清明当天已很少有人去扫墓了 。冀南地区则选择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扫墓 。倾城男女出郊踏青、看花、挑菜、簪柳 。有谚语道:「清明不戴柳 , 红颜成皓首」 。
上海:扫墓、踏青、吃青团
上海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踏青 , 每年清明前后祭扫出行人次近千万 。由于改革开放推动公墓化的兴盛 , 而相关选址以外省的苏州、嘉兴等地为主 。因此前往上述区域的人次达到一百余万之多 , 从而在清明前后数天往往会造成出省交通的拥挤 。
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 , 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 , 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 , 用芦叶垫底 , 放到蒸笼内 。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 , 香气扑鼻 , 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 , 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对上海人而言 , 青团是清明祭祖时必不可少的供品 。
温州:吃绵菜饼
在温州这一带有吃绵菜饼的习俗,绵菜饼顾名思义是绵菜做的饼 , 也有人称为清明饼 , 绵菜是 清明饼照温州话翻译过来的 , 原来它的学名叫曲鼠草 , 是在清明时节才会有的.做绵菜饼可是很有讲究的 , 先要去地里采摘绵菜 , (绵菜这东西可不是种的 , 是每到这个清明时节就会自已长出来的 , )然后洗净晾干 , 放入倒臼中 , (倒臼就是一个石头做的一种工具 , 以前他们用来捣年糕用)捣碎后 , 再放入米粉 , (通常是八斤白米粉 , 二斤糯米粉)再加入适量的水 , 要把绵菜全部均匀的融入到米粉中就可以了 , 倒好后就要准备里面的馅 , 馅也是其种一道重要的工序 , 这里最常见的就是用鲜嫩的竹笋、豆腐、猪肉、咸菜(或者萝卜丝) , 抄好 , 等馅冷了就可以包了 , 把绵菜饼包好后下面一定要放一张柚子叶 , 一、是避免粘锅、二、也是最重要的 , 是因为放了柚子后 , 这个绵菜饼里会多一种柚子的清香 , 好吃起来口感好多了 , 包好后放到蒸笼里蒸上25分钟即可 。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 , 将祭祀食品分吃 。晋南人过清明时 , 习惯用白面蒸大馍 , 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 , 外面盘成龙形 , 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 , 名为“子福” 。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 , 象征全家团圆幸福 。上坟时 , 将总“子福”献给祖灵 , 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 。上海旧俗 , 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 , 晾干后存放着 , 到立夏那天 , 将之油煎 , 给小孩吃 , 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
您可能也喜欢:
详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平安夜的由来 , 平安夜的习俗有哪些?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