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别名是什么?


端午节的别名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中国的端午节一向都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 端午节在农历的五月初五 , 然而端午节还有很多的叫法 , 据我们了解端午节的叫法就有二十多个 。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吧!
端午节的别名是什么?
端午之名 , 最早见于晋·周处(242~297年)《风土记》:“仲夏端午 , 烹鹜角黍 。”为什么该节被称作端午?原来 , “端”是始、初之意 , “午”则通五 , 所以 , 端午不过是初五的换一种写法 。
端午节有大量别称 , 1、通常列出的如:
端阳节、端五节、端节、重午节、重五节、午日节、五月节、夏节、恶日节、采药节、送药节、艾节、菖节、蒲节、菖蒲节、沐兰节、浴兰节、浴兰令节、斗草节、小儿节、娃娃节、香包节、龙舟节、龙船节、解粽节、粽子节、粽包节、苦瓜节、诗人节、卫生节 。
上述这些别称 , 最好理解 。如端阳这个称呼 , 是因为“五”为阳数(单数为阳 , 双数为阴) , 故端午又称端阳 。恶日、艾节、蒲节、浴兰节、斗草节、小儿节的称呼 , 则是因为在端午这一天 , 古代认为是毒月恶日 , 传统民俗要求人们上山采药 , 举办门上或堂中插艾叶、菖蒲等属于药物的植物 , 饮雄黄酒 , 用兰花汤沐浴 , 儿童要佩香囊 , 以五色丝绳系在脖子、手或脚腕上(大人则系臂) , 为的是禳毒祛恶辟邪 , 并为纪念楚国诗人屈原而举行赛龙舟、吃粽子以及踏百草、荡千秋等多种多样的活动 。从节日基本内容的介绍人们就可看出上述名称的由来 。
您可能也喜欢:
不同地区过中秋节的习俗
春节的传说 , 春节“年兽”的来历
小年是哪一天,2014的小年是什么时候?
为什么过春节又叫“过大年”?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