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老手也会犯的错误,别让健身伤了身体!


生命在于运动,但广州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系主任李裕和教授提醒说:“时下不少年轻人,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运动,不知道自己所做运动的强度和量有多大,更不知道如何防止运动损伤,这样,就势必会走进运动误区,结果把健身变成了践踏身体 。”
误区一:健身如“游戏”
在健身房里,有很多寻求一时快乐的年轻人,他们一会儿上跑步机跑步,一会儿举杠铃,一会儿踩动感单车,虽然对这些项目和器械都不熟悉,但都尽量玩得像模像样 。
提醒:李裕和教授说,不以追求健身为目的,仅把运动当成一种娱乐放松的方式未尝不可,但在没有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也没有专业人士指导的情况下,就算是玩,也应该选择低强度、安全的运动,如慢跑、自由单车等 。别随便学大力士举杠铃,脆弱的手腕在高负重的压力下简直不堪一击 。对瑜伽也要慎重,身体柔韧性不够的人硬要扭得像麻花一样,颈椎、腰椎都会受不了 。


误区二:“模仿”型健身
到了健身房,面对那么多的运动器械,看别人练得热火朝天,自己却很迷惘 。不少人认为,请专业教练要花不少钱,跟着别的会员学不是一样?要不就上网看视频,又省钱又方便 。
提醒:运动经不得胡乱模仿和参照 。不同的人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是没有可比性的,你不知道别人练习了多长时间,也不知道人家的身体素质怎么样,对运动设备、器械的熟悉程度如何,作为一只运动“菜鸟”,如果盲目地有样学样,随时都可能受伤 。有专业教授在旁指导,他会根据你的身体情况,帮你选择合适的动作练习,并随时纠正错误的动作,避免出现损伤 。
误区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年轻人很容易心血来潮 。兴趣来的时候,两三千元的健身卡几分钟就办了,该买的运动衣、运动鞋也迅速搞定 。可是,刚开始或许能有几天兴头,过几天,兴致就淡了 。这种情况,在各大健身会所都十分常见 。
提醒:运动健身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随便玩玩就能达到预期目标的 。好比减肥,至少一周要运动3次以上,每次最好1个小时 。这是因为运动首先消耗的是肌糖原,大概半个小时以后才会消耗脂肪;其次,减肥不能光靠运动,还得配合适当的饮食 。要是每天摄入的能量始终比消耗的能量多,或与消耗的能量一致,那就很难达到减肥的目的 。此外,运动减肥起码要有两三个月才能见效,当体重减到一定程度就会稳定,如果希望继续减或长期保持,则必须坚持运动,一旦中途停止,饮食习惯又未改变,体重可能很快又会反弹 。


误区四:好强爱跟人比
有的人天生好强 。练瑜伽看人家“劈一字”,自己明明柔韧性不够,却偏偏要竭尽全力地去试;打羽毛球就算是再不可能接到的球也拼命接 。凡此种种,运动早已失去了健康的心态,后果往往是自损其身 。
提醒:运动的主要目的应该是维护身体健康 。如果一味地追求更快更高更强,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甚至意外事件 。在运动中一定要量力而为,切忌争强好胜,导致健身不成反伤身 。


误区五:年轻不怕多练
不少年轻人一上球场就迈开大步飞奔,不到中场休息不下场 。这对于长期坚持打球的人,倒也没多大问题,可有些人平时并不运动,却觉得自己年轻力壮,也在球场上冲锋陷阵,即使出现胸闷气喘、腰酸腿痛、呼吸不畅的症状,也强忍着不适不肯休息 。这看上去或许是勇者风范,可实际却是运动大忌,轻则可能伤筋动骨,重则可能突发心衰、猝死等意外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