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竟是我自己”:亲密关系中“自我实现的预言” 小丑竟是我自己是什么梗?

今天聊聊,亲密关系中的“自我实现的预言” 。罐头质检员:毓宁“我早就觉得我和ta不合适,果然很快就分手了 。”当自己的预判成真时,你会觉得自己真是看得准吗?但是一种心理学现象醒我们,有时自己的预测成真是因为“小丑竟是我自己” 。你了解什么是“自我实现预言”吗?来看看亲密关系中的那些例子吧 。

“小丑竟是我自己”:亲密关系中“自我实现的预言” 小丑竟是我自己是什么梗?

文章插图
 早就说ta不靠谱?其实不靠谱的是自己如果你觉得一段关系可能不会长久,你会怎么做呢?下面的事情会不会发生在你身上?
  1. 觉得这是一段难以长久的关系;
  2. 不会认真对待关系,避免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
  3. 你们互相觉得对方难以接近,不想待在这段缺少积极回应的关系中;
  4. 很快分手的事实,让自己觉得最初的判断是正确的 。
有没有发现一点问题?虽然自己的预言成真了,但是正是做出预测本身让预言成真了 。细究起这个过程,是这样的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小丑竟是我自己”:亲密关系中“自我实现的预言” 小丑竟是我自己是什么梗?

文章插图
 自我实现的预言示意图(Miller, 2018)正如图中所示,自我实现的预言是一个循环,一旦开始就很难结束,你的信念会一次又一次地被你自己证明,而你还意识不到自己在其中的作用,觉得事情就是这样,自己什么也做不了 。
“小丑竟是我自己”:亲密关系中“自我实现的预言” 小丑竟是我自己是什么梗?

文章插图
 害怕被抛弃,就真的被抛弃:自我实现预言的恶性循环在亲密关系中,你会不会担心对方不爱自己了?你可曾为这一可怕的结果推波助澜?
  1. 怀疑自己会被伴侣抛弃,希望伴侣能一再证明在乎自己;
  2. 当伴侣忘记某个重要日子或忘记做某件事时,把这解读为不爱自己;但当下次伴侣记得为自己做某件事时,又觉得这是自己要求对方才这样做的;
  3. 自己心怀怨恨,并更多地检查对方爱不爱自己,这引起了对方的反感;
  4. 对方离开了,自己更焦虑地认为自己总会被伴侣抛弃;
  5. 下一次循环开始……
研究表明,一次破坏性的恋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关系信念,ta会焦虑地期待被拒绝(ta变得“高排斥敏感性”,HRS)(Downey et al., 1998) 。而高排斥敏感性的女性,在自然发生的冲突后,对自己的关系感到更愤怒,在冲突期间的反应更消极,更有可能在冲突后的第二天终止恋爱关系(Downey et al., 1998) 。高排斥敏感性的人,用信念把自己住了,伴侣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能真正使他们放心 。与之相反,自我实现的预言也可以是一种积极循环 。
“小丑竟是我自己”:亲密关系中“自我实现的预言” 小丑竟是我自己是什么梗?

文章插图
 图/Cape Cod Healthcare
“小丑竟是我自己”:亲密关系中“自我实现的预言” 小丑竟是我自己是什么梗?

文章插图
 改变自己,是改变关系的开始高排斥敏感性的另一面可能是乐观,也就是期待好事发生的倾向 。长期乐观的人享有更令人满意的亲密关系,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伴侣更支持他们,能够以合作的方式解决与伴侣之间的问题 。他们对能够解决困难的期望,引导他们满怀信心地以更大的精力去解决问题,这会让他们更有可能迈过亲密关系中的坎坷(Miller, 2018) 。当然,自信到了罔顾事实的程度就会适得其反,太自信的直男行为(比如上来就觉得对方喜欢自己就开聊)也会被拒绝,那样可能反而会开启一个负面的自我实现预言的循环了 。Miller的研究表明,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人们肯定会了解对他人的错误期望这一事实真相 。一段充满积极回应的关系,也可以造就乐观的关系信念 。这些都是开启一个积极的自我实现预言的机会 。“看到是改变的开始”,希望大家看到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后,能享受更好的关系~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