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被裁员工补偿150万!到底算不算“恶意补偿”?

在智能手机的冲击下 , 前不久 , 成立32年的佳能珠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能珠海”)宣布终止生产 , 卡片机时代逐渐拉下帷幕 , 让人颇为唏嘘 。
随后 , 佳能珠海针对员工的赔偿方案出炉 , 并收获了大量好评 。这是因为佳能的补偿标准远高于法律规定 , 让不少网友重新想起那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佳能 , 感动常在 。”
根据媒体报道 , 有员工称 , 自己月工资是7000元至1万元 , 如今拿到约25万元的补偿 。该员工的一名同事工作时间长达30年 , 最终补偿金额则高达150万元 。
不过 , 网上亦有观点质疑 , 佳能珠海的补偿方案属于“恶意补偿” , 故意拉高了国内企业的补偿标准 , 给其他面临关闭或歇业的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 。
对此 , 有律师指出 , “恶意补偿”的说法并不合理 。“按经济补偿金的标准 , 企业赔付的最低标准是N , 最高标准则没有上限 , 企业愿意多赔是没问题的 。”
“恶意补偿”说法不合理?
其实 , 佳能珠海的这份补偿方案 , 可以说既体现了外企企业的文化 , 也结合了当前我国的国情 。
具体来看 , 根据网络流传的公告 , 佳能珠海的补偿方案包括经济补偿金、特别慰劳金、就业支援金、感怀铭记奖金以及春节慰问金五大部分 。
其中 ,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为N+1 。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 , 员工月平均工资高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3倍的 , 以3倍数额作为上限计算 , 且计算工龄的最高年限为12年 。但佳能珠海本次优待方案不设定该上限 。
此外 , 特别慰劳金和感怀铭记奖金 , 则依据日本企业的惯常做法发放 , 体现出佳能“感动常在”的口号;而春节慰问金则是依据我国习俗在春节前特别发放 。
如此一来 , 佳能珠海的补偿方案远远优于法定 。
有业内分析观点认为 , 能够拿出这样的补偿方案 , 除了企业具有承受能力之外 , 也是对企业形象的一种塑造 , 是一种策略;对员工来说 , 则是一次正向激励 。
针对网上“恶意补偿”的质疑 , 北京市隆安(深圳)律师事务所涂素雄律师则强调并不合理 。他表示 , 在特定情形下 , 比如公司已经严重资不抵债 , 但仍向员工支付远超《劳动合同法》规定的高额经济补偿 , 损害债权人等的权益 , 这种情况可以被称为恶意补偿 。
“但佳能珠海是因公司主动关闭工厂需要遣散员工 , 经济补偿并不会损害公司债权人等第三人的利益 , 所以不宜将其称之为恶意补偿 。”涂素雄律师说 。
作为佳能在中国的重要生产基地 , 佳能珠海有限公司是首家进入珠海的世界500强 。鼎盛时期 , 该企业员工超过1万人 , 年销售额达到13亿美元 , 生产的卡片数码相机占佳能全球卡片数码相机销售量的一半 , 年产能可达2000万台 。
不过 , 由于受到全球疫情影响 , 上游芯片供应限制 , 以及智能手机的冲击 , 佳能珠海因经营面临困难 。2020年 , 佳能珠海实际生产数码照相机和数码摄像机已经跌落至102.9万台和9.4万台 。
补偿方案可不设上限
除了佳能之外 , 近两年 , 由于疫情的影响 , 叠加行业监管的趋紧 , 不少行业和企业都面临着裁员补偿的问题 , 尤其是互联网行业成为了裁员的重灾区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