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急救知识 避免踏入这些误区


生活中的急救知识 避免踏入这些误区

文章插图
生活中了解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可以在突发情况时拯救自己或他人 , 但是有些人所掌握的急救知识有可能是错误的 , 为了避免踏入这些急救误区 , 下面513常识网来为大家纠正几种生活中常见的急救误区 。
1、仰头阻止鼻血
很多人鼻子出血时会将头仰得高高的 , 但这样做会使血液倒流入喉咙 , 等于是自己喝了自己的血 , 这时你不知道到底流了多少血 , 最重要的是 , 这样做并无法止血 。正确的做法是保持头部直立 , 以便降低鼻子静脉的血压 , 同时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 , 用嘴呼吸 。15分钟后松开手指 , 如果鼻血仍然不停 , 再重复同样的动作15分钟 。医生介绍说 , 多数流鼻血是良性的 , 会慢慢止住 。但如果出血后30分钟仍未停止 , 或受伤后(例如出车祸)流鼻血 , 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
2、假定最近的医院是最佳急救点
一般人认为在紧急情况下应前往最近的医院就诊 , 但这种说法并不正确 。假如你遭受了某种形式的心脏病发作 , 最好是到能进行血管成形术的医院就诊 。在紧急情况下的首要举措仍是拨打120电话 。如果120接线员或救护人员建议你前往专科医疗中心而非最近的医院 , 应遵从他们的安排 。专科医疗中心有4种:心脏、中风、烧伤和创伤 。他们的治疗可能体现出生与死的区别 。专家说 , 如果A医院离出事地点仅5分钟车程 , 而B医院有20分钟车程 , 人们通常会担心路上多花的时间会延误治疗 。但事实上B医院能做A医院无法做到的治疗 。
3、 通过交替胸外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进行心肺复苏
美国心脏协会呼吁只进行手部按压 , 而不要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对心肺复苏的多项研究发现停止按压的时间越长 , 病人的情况越糟 。中国医学研究所的一项报告显示 , 每年在医院以外遭受心脏骤停的40万人中仅有二十分之一存活下来 , 如果人们知道正确的心肺复苏术 , 这一比例将大幅上升 。如果有人在你面前跌倒 , 你应先摸摸他脖子上的脉搏 。如果无法测到脉搏 , 要立即开始按压并让旁人打120电话 。
正确的按压方法是将掌根部放在胸口中心 , 将另一只手按在此手上 , 每次按压幅度为5厘米 , 使胸部真正下陷 , 速率为每分钟100次 。可在智能手机上下载掌上急救及心肺复苏术智能手机应用程序 , 这一程序是根据美国心脏协会最新指南作出的 。
4、“拯救”车祸幸存者
你可能在很多电影中看到过这种急救场面 , 但千万不要模仿 。尤其是在出车祸后 , 最严重的受伤之处是在颈椎或颈部 。首先应用正确的方式固定伤者 , 随后再移动他们 , 否则会造成伤者永久性瘫痪 。在车祸现场应第一时间打电话给120并让救护人员搬动伤者 。同时应确定伤者仍有呼吸 , 尽可能使他们保持舒适的体位 。安慰伤者 , 让他们知道救护人员正在赶来 , 陪伴他们直至救护车赶到现场 。
5、滥用止痛药
对乙氨基酚类止痛药和退烧药应谨慎服用 。如果服用泰诺的剂量超过FDA建议的每天4,000毫克 , 即6至8粒超强效胶囊 , 可能会使人丧命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说 , 对乙氨基酚类药物服用过量是全球最常见的中毒原因 , 尽管你遵循了建议的剂量 , 但你可能没有认识到很多非处方药中都含有对乙氨基酚 , 以及处方止痛药 , 如波拷赛特和维柯丁 。泰诺等止痛和退烧药已被证实能缓解多种疼痛 , 也能帮助恢复 , 因此在需要时仍可服用 , 但要警惕每天的剂量 , 并检查自己服用的其它药物中是否也含有对乙氨基酚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