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山遭遇凄凉鬼哭声 ???

???(邪山遭遇凄凉鬼哭声)老宋这个人,外号“夜不休” 。所谓“夜不休”,在我们的方言里,有戏谑的含义:大概是晚上不睡觉的人的意思 。在传统的观念里,三更半夜不睡觉,还在外面游荡,不是有奸情(偷情),就是偷东西的人 。当然,这样称呼老宋,大家丝毫没有恶意 。他这人,精力极其充沛 。打渔、打铳、放索(设猎物)、钓甲鱼、挖老鼠(我们那叫冬茅老鼠,生活在地洞中,主要吃竹子,好像学名叫竹鼠)、抓石蛙之类,无一不是“好八十股”(极其热爱或狂热状态的意思),而且都懂些门道,样样比别人“精”些 。这些活动,原本是他的生存技能 。他是一个苦命人,父母长什么样都没印象(很小就父母离世) 。从小跟着哥哥嫂嫂生活,长到十二三岁的时候,看到家里过得清苦,就主动分家出来 。唯一的财产,就是由牛栏改造过来的土屋 。断粮的时候,就全靠这些过活 。后来生活条件好了,这些技能,又成了他的爱好,无法割舍 。老宋这人,胆子极大——这个是公认的 。他很信鬼神,却又从内心上不畏鬼神 。晚上出门,他喜欢单独行动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真是没解”,他一年365天至少有300天夜里在外面“游”,从没有碰到过什么奇奇怪怪的事情,偏偏有人作伴,独独有这样那样“扯傍”(不好的事情的意思) 。因而总是一个人,省得麻烦 。

邪山遭遇凄凉鬼哭声 ???

文章插图
为什么不用“故事”而用“事”?因为我认为这事比较可信 。我十几岁的时候,对打猎非常痴迷,土铳也用得比较熟练(年龄大了,对其安全性有担忧,现在基本不敢怎么摸了),虽然猎物没怎么打到过 。我爸经常用这件事告诫我 。前面我也到过,我们这打野猪,主要有两种方式,围捕和蹲点猎杀 。蹲点猎杀野猪,最好的季节是“打二禾”(收二季稻)时候 。这时,山上吃的东西少了,野猪喜欢下到田里吃稻谷 。野猪看起来和家猪差不多,但智商很高,而且非常警觉,一有动静,“嘣”的一声,便会跑得无影无踪 。以前农村人,拥有土地的情节非常强烈 。在单产不高的年代,人们总是尽其所能开辟稻田,因而,许多稻田都在山上 。我们村里有户人家,就有几亩地在一座山的半山腰里 。这座山很“烈”(在我们方言里,烈就是邪的意思)平常白天,一两个人在那里做事,都会“起疑心”(感到恐惧) 。这一年,稻子成熟的时候,被野猪糟蹋得很厉害 。这家男主人会打猎,胆子也大,因而邀老宋去“守野猪”——一般打猎的人晚上是不会去那山上 。
邪山遭遇凄凉鬼哭声 ???

文章插图
“守野猪”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通常要“半下午”(下午三四点钟)就要到蹲守地点找好草丛然后隐蔽起来 。绝对不能说话,更不用说抽烟之类的——野猪嗅觉非常灵敏 。我们那山上,“七月黄蜂八月蛇,九月土蜂咬死爷”,即便到深冬,草丛里不知名咬人的虫子都不少 。这时间,蹲在草丛中,绝对是对意志的考验 。这天,他们一直蹲到半夜,都没见动静 。就都把“火”(打铳扳机,一拉起来,会有比较大响声,打野猪,多半是先把扳机拉好 。)放了下来,准备回家 。刚准备起身,忽然间远远地听见有窸窸窣窣的声音 。两人连忙重新蹲下 。约莫过了半个钟头,就能清清楚楚听到大野猪“呜呜”的边拱土边叫的声音,小野猪“哇哇”抢吃的叫声 。猪牯(公猪)猪婆(母猪)带崽!老宋他们两人喜出望外,小心又小心地把“火”拉上,就等这一伙(群)猪下田吃禾——这样就进入射程了 。又过了半个钟头,猪群才慢慢靠近田边 。一头四五十斤的小猪“哇”的一声,从山上跳到田里,开始嚼起稻子来 。又过了一会,另外七八头一般大小的也下到田里 。两个人在打猎方面都有经验,根据声音推断,两头大猪最少在三百斤以上(方言里,这话没有语病,呵呵~~),所以都没放铳,专等大猪下田 。这些小猪在田里嚼了十几分钟,两头大猪才从旁边的草丛里钻了出来 。会打猎的人都知道,这时候,野猪仍会很警觉,要等它们“吃迷”(入神)了再开铳,把握才大 。老宋这时紧盯着“猪牯”,看看差不多了,想示意旁边的伙计瞄着“猪婆”打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