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催婚”为什么这么猛?

“每次放假回家,本想休息几天,结果父母天天都在唠叨找对象的事,亲戚朋友一见我,都要问‘都30岁了怎么还不结婚?’等等这样的话,真是很头疼 。今年国庆节,我没回老家,就为了耳根子清静 。”很多大龄青年,长假不回家的原因之一 。

父母“催婚”为何这么猛?你妈逼你结婚了吗
像这样国庆期间不想回家甚至害怕回家的大龄单身青年不在少数 。由于种种原因,他们迟迟没有成家,面临着父母催婚以及来自亲戚朋友和自身的多重心理压力 。为了逃避,他们中的不少人国庆长假没有回家,并称自己为“乌龟(勿归)族” 。其实他们并不是不想回家,而是回到家里,只会增加更多的压力,让家人和自己都不愉快 。
独自一人在北京打拼的小薇今年27岁,现在还没有男朋友 。按说这个年龄没结婚,在北京真的不算什么 。但是山东老家的亲戚都认为这个年龄应该结婚了 。小薇说,其实自己也不想当单身族,但她研究生毕业后刚刚工作两年,想趁着现在精力充沛、无牵无挂在工作上能有所突破;另一方面也是没有遇到特别合适的人,所以找对象这件事儿就耽搁下来 。每到一个节日,单身的她就会被朋友圈各种秀恩爱刺激一下,不过更难对付的是妈妈 。
小薇的妈妈不是大张旗鼓地催婚,而是用柔和的方式委婉地表达对她婚事的关注:有一次,小薇看到妈妈在绣一幅一米长的十字绣 。她随口对妈妈开玩笑:“等您这幅十字绣绣好了,送给我当结婚礼物吧 。”谁知道这之后妈妈就开始废寝忘食地绣,“妈妈的想法是:我早点绣完,我闺女早点结婚 。”
陈先生今年已经39岁了,有着体面的工作,不错的收入,但是这样一个男生却一直没有结婚 。原来,陈先生大学时曾经有过心仪的女孩,尽管追求未果,女孩已经为人妻、为人母,但他还一直不能彻底放下 。亲朋好友劝他:好女孩多的是,为什么就一定要是她?母亲为了催他结婚,从老家跟到北京,天天念叨,给他张罗了一批女孩让他见面 。孝顺的陈先生总是找各种理由拒绝相亲 。母子俩“催与被催”的持久战还在继续……
对此现象,不少市民表示,年轻人与父母观念上存在差异,他们生活中的许多压力和苦恼不为父母所理解 。父母和子女应该多多沟通,子女应体谅父母的关心,尽量多陪陪父母,父母也应该从子女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尊重子女的选择 。
催婚老人的情感需求
为什么老年人会把儿女的婚姻大事挂在嘴边?心理医生说,这首先与国人的文化观念有一定的关系 。父母认为子女的生活轨迹就是成家立业、结婚生子 。一旦儿女偏离了这个轨道,他们往往觉得很难接受,特别是一些自己结婚比较早的老年人,经常在嘴边念叨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上小学了 。”
老年人过度关心子女的婚事,与老年人焦虑的状态有关 。“一个人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焦虑的事儿也不一样,年轻的时候可能焦虑事业的发展;人到老年退休后,空虚无聊,总要找点寄托,儿女的婚事就成了最好的寄托点 。”专家说,如果老人周围的亲朋好友再多念叨几句,他们的内在焦虑就会被激发出来,变得愈加唠叨 。实际上,婚姻大事是他们焦虑的“替罪羊”,“这样的老年人,即使孩子被催得结婚了,他们还会涌现出新的焦虑点,也许是催儿女赶快生孩子,也许是其他的事情 。”专家建议,过度焦虑的老年人最好进行身心的自我调节 。如果自己调整不好,则需要看看心理医生,同时丰富自己的生活,培养自己的爱好,以免把焦虑转嫁给子女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