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气运行法应该怎么练才好?

在传统的养生气功中,真气运行法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 。这种流传广泛的功法应该怎样练习效果才会比较好呢?气功专家为你详细讲解练习此功时应该保持的精神意念是什么 。
养生网专家:真气运行法是一种静功功法,主要通过凝神调息,培植真气,以贯通经络,调理阴阳气血,而达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功效 。姿势有行、立、坐、卧4种形式,其中以坐式为主,其他姿势为辅 。要求头顶如悬,闭目内视,耳听呼吸,练哪一步功就内视哪一部位,保持从容自然 。其特定呼吸法是鼻吸鼻呼和注意呼气,吸气任其自然,因为只有通过呼气运动,才能推动真气下入丹田 。
呼吸注意心窝部
先将练功条件准备好,即缩小视野,注意鼻尖少时,闭目内视心窝部,耳听呼气,勿使闻声,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吸气时顺其自然 。再呼仍如前法 。练习一定时日后,真气即在心窝部集中,这也是排除杂念的好方法 。如果还是杂念纷扰,可用数息法,直至杂念不再兴起,即可放弃数息法 。
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20分钟 。有条件可安排固定的时间,养成习惯,对静心很有帮助 。认真练习,10天左右即可完成第一步功 。
练功3~5天,即感到心窝部沉重,5~10天,心窝部有温热感,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为第二步气沉丹田打好基础 。
意息相随丹田趋
当第一步功法做到呼气心窝部发热时,即可意息相随,呼气向下延伸,一步一步自然地向小腹(丹田)推进 。
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25分钟或半小时,10天左右即可气沉丹田 。练习一段时间后,呼气时会感到一股热流送入丹田 。小腹汩汩作响,肠蠕动增强,矢气增多,这是胃肠功能增强的表现 。
调息凝神守丹田
当第二步功丹田发热后,即可把呼吸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即意守丹田 。不要再注意呼气往下送,以免发热过大,耗损阴液,犯“壮火食气”之弊 。呼吸自然,意守丹田,文火温养 。
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30-40分钟,或更长一些 。这一关是培育丹田实力,为积气冲关打好基础 。需40天左右方可充实有力 。此阶段小腹发热明显,再经10数日形成“气丘”,随功夫增长,气丘也越来越大 。待小腹充实,有足够的力量,即向下游动,有时阴部发痒,会阴跳动,或四肢、腰部发热等,这些感觉可因人而异 。
通督勿忘复勿助
经第三步功丹田充实后,真气即经过会阴沿督脉上行 。上行时,意气相随,勿分散注意力(勿忘) 。若行至某处停下,也不可强行导引(勿助) 。上行的快慢是由丹田中积蓄的真气的力量决定的 。若实力不足,急于“通关”,强加导引,便会犯“拔苗助长”的错误,应顺其自然 。如果上行至玉枕关通不过,内视头顶便可通行 。
每天可酌情增加功次,每次时间也应延长至50~60分钟 。大多数人经1周左右可通督脉 。
元神蓄力育生机
原则上仍是意守下丹田 。通督之后,各条经络相继通开,如头顶出现活动力量,也可意守上丹田 。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1小时左右 。约经1月时间,各种动触现象才能逐渐消失,只有下丹田和上丹田的力量更加集中旺盛 。在通督后10天内,经络通畅,内呼吸旺盛 。真气充盈之初期,可出现头皮奇痒,舌尖颤麻,浑身常有似电流窜动,皮肤痒麻如蚁爬行,眉心、鼻骨紧张,环头拘紧,身体有时温热有时凉爽等各种动触现象 。遇此类情况,既不要惊慌,也不要追求,移时便会自然消失 。
通督后,上下丹田之间似有磁力互相吸引,系大脑皮层本能力量增强,内分泌旺盛协调所致 。功夫越深,力量越明显活跃,它对全身生理机能的调节就更好,真气也更加充实 。可使免疫功能增强,原有疾病也得到改善或痊愈 。坚持锻炼,则身心健康,益寿延年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