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2种电视品牌的市场地位 康佳和长虹电视哪个好


附2种电视品牌的市场地位 康佳和长虹电视哪个好

文章插图
当下跌已成为彩电市场的主通道,对于众多主流彩电企业来说,则意味着新一轮的市场洗牌、品牌重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 。本土传统彩电品牌阵营的洗牌,则已经接近尾声 。
孔余||撰稿
低迷了三四年的中国彩电消费市场,在今年上半年再次遭遇“雪上加霜”:面对一路下跌的出货,产品缺乏亮点、消费缺乏兴奋点,只有企业还在苦苦挣扎中 。
营业收入的下跌已经不再是意外,对于家电产业来说,彩电行业更令人关注的话题则是:一是,哪些企业下跌的少,哪些企业下跌的多,又有哪些企业跌出新的纪录?二是,在这一轮彩电市场下跌背后,企业间的实力差被拉大,传统彩电阵营的品牌格局又将如何生变?三是,面对下跌的市场,低迷的需求,彩电企业的机会和未来又在哪里?
半年报是一道分水岭
过去的中国彩电市场,本土品牌格局一直呈现出“海信、创维、TCL、长虹、康佳”的五强阵营 。不过,从最近两三年以来,随着海信电视在彩电市场的市占率突破20%之后,以及TCL凭借全产业链优势突袭,还有长虹集团和康佳集团纷纷开启了一轮科技化、产业链转型步伐,以及小米、华为荣耀跨界进军抢镜后,彩电产业的本土品牌已经悄然生变,且巨头阵营快速分化 。
以电视为唯一主业的海信视像2020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营收159亿元,同比增长5.28%;净利润3.66亿元,同比提升488%;主营业务毛利率18.97%,同比提升2.45个百分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26亿,同比增长53.92% 。
创维集团2020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总营收为159.79亿元,同比下降7.3%;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3.91亿元,同比增长116.02%(出售子公司股权产生收益1.51亿元);整体毛利率为19.31%,同比下跌0.4% 。具体来看,以电视为主的多媒体业务营收为93.94亿元,同比减少7.7% 。其中,智能电视系统产品在中国大陆营收减少20.2%,而海外市场同比减少了3.5% 。
以电视机为主业的TCL电子2020年上半年营收172.8亿港元(约为152.5亿元人民币),去年则为178.5亿港币,同比下滑3.3%;毛利润20.5%,同比增长1.4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为4.7亿港元,去年同期则为12.97亿港元(含出售雷鸟科技部分股权一次性收益7.9亿港元),同比大跌63.8% 。
康佳集团2020年上半年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24亿元,同比下降32.69%;归母净利润为0.95亿元,同比下降73.15% 。彩电业务营收为32.18亿元,同比下降16.30%;白电营收19.18亿元,同比增长17.15%;半导体营收2.9亿元,同比增长89.68% 。
2020年半年报显示,四川长虹实现营收380.27亿元,同比减少4.85%;归母净利润亏损2.60亿元,同比减少608.83% 。其中,长虹彩电业务营收42.34亿元,去年同期51.98亿元,同比下跌22.76% 。
单从公司营业收入来看,海信电视无疑是当之无愧的行业老大哥,TCL电视则已经悄然成为行业老二,曾经一直宣称中国彩电第一的创维,今年以来的营收规模已经被海信和TCL甩出一大截:营收只有海信电视的59%、只有TCL电视的61% 。更为重要的是,面对海信的上涨、TCL的微跌,创维电视的跌幅,特别是在国内市场的2位数下跌,还是暴露出这家企业抗击市场寒冬的乏力 。
长虹与康佳这两个曾经的彩电行业NO.1,如今半年报营收规模已经不足50亿元 。特别是长虹电视的营收在今年上半年跌出行业的最高纪录,科技转型的长虹是否还需要彩电业务的加持,还是一个问号;但康佳彩电业务在集团整体从家电制造业向产业园运营转型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在发生微妙变化 。但保持一定的营收规模和行业地位,显然是一切转型的基础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