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医是如何看待气功的?

【历代名医是如何看待气功的?】
汉唐年间,气功在医务界颇为盛行 。当时的名医如华佗、葛洪、陶弘景、巢元方、孙思邈等都是精于气功的大师 。他们在气功健身的实践和文献的整理上都有重大的贡献 。宋、辽、金、元四朝,战争频繁,社会动荡,百病丛生,急需解决疾病的治疗是当时医学界面临的最迫切问题 。所以,气功虽已不象汉唐时期那么盛行,但并没有被排斥在医界正宗之外 。金元时期医学界四大名医之一、寒凉派代表人刘完素在他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就有气功养生的记载:“吹嘘呼吸,吐故呐新……此皆修真之要也”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也认为:“夜半收心静坐少时,此生发周身血气之大要也” 。他还主张“安于淡泊,少思寡顾 。省语以养气,不妄作劳以养形,虚心以维神” 。另外,攻下派的张子和也将导引吐呐列为治病方法之一 。明至清末,气功在医学界更受重视,气功养生的著述也较多 。明代名医张景岳在《类经》一书里,对气功有正确的评价,并且涉及了气功和药物的长短所在 。他说:“……虽轩歧之教,初未尝废恬淡虚无,呼吸精气之说,然而缓急之宜,各有所用,若于无事之时,因其固有而存之养之,亦是为却病延年之助,此修养之道,而能及其妙者,固不可不知也 。至于疾病既成,营卫既乱,欲舍医药,而望其可除,无可复,则无是理也” 。对气功的具体做法,张氏认为“其下乎功夫惟《蒋氏调气篇》、《苏氏养生诀》、《李真人长生十六诀》皆得其法,足为入门之阶 。”宋代的《圣济总录》载有“以意气攻病法”,曰:“其有宿患,但用意并气,法之患处,不过三五日,必愈 。若四肢有患,亦可想气以攻之,其病随散 。”这种疗法,清代医家称为“运气法” 。清代名医张志聪对“运气法”深有体验,他曾用此法攻除自身的痈毒 。此外,明清医家如李士材、龚廷贤、龚居中、李时珍、沈金螯等对气功疗法均有论述,不胜枚举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