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在网上搜索到正确答案的知识都不叫知识,应叫常识”,这话对吗?

当然不对 。我都不懂这是一句什么无厘头鬼话 。人类社会大部分信息,都已经电子化,在网络上可以搜到 。比如:各个专业的学术论文库 。
以前搞学术研究,搜索参考文献,跑图书馆是非常费精力的 。
有了电子化的论文库,就方便多了 。现在写论文,基本上都是网上搜索文献,比如: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真的非常方便,还生成各种各样参考文献格式,以前,没有这种工具,填参考文献人的头都是大的 。
网络上也有各种各样的数据库信息,比如:各个国家专利局的专利数据库 。各个国家统计局发布宏观经济运行的信息 。美国NOVA的全球气象观测信息 。都在网上可以找到 。
在非网络时代,获取这些的成本有多大?
只能说:网络上信息量非常巨大,虽然方便了信息的检索,但要注意的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网络信息的产生者,所以,网络上大部分信息质量非常低 。因此,网络时代真正问题是,需要你有一个敏感和理智的头脑,对信息进行审核、过滤再加以接受 。你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在学术活动中,要设计无比繁杂且标准化的的引文注释体系和参考文献格式?
比如: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中常见 。
中国的参考文献和注释体系的标准化格式叫做
之所以设计这套体系,就是在引用和转述的过程中,指明信息源头 。
有信息源的信息,别人就能进一步查证核实,衡量其可靠性 。
论文是给别人参考的,有了信息源,你就能为别人提供潜在知识线索,能够帮到别人解决某一个问题 。
一句话,注释和参考文献体系,就是为了保证信息的质量,保证信息在流传不发生讹传和误导 。同时,为他人提供潜在的知识线索 。
为什么写学术论文,不准引用网络百度、维基等百科全书?
因为网络百科的信息可靠性得不到保证,是没有经过专家审定,或者同行评议的信息 。
只有经过同行审核的学术论文、经过同行评议的专著,信息的可靠性才有一定保障 。
为什么在法庭上,每一个证据都要经过控辩双方的交叉质证?
因为人都有利己的天性,会看不到自己的疏漏,有时候甚至故意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藏匿不利的信息 。
所以,在英美法系中,没有经过交叉质证的证据,是不能让陪审团看到的 。
另外,人还有一种非常顽固的认知偏误:人性天然不喜欢不同意见,对不同意见接受度很低;对相同意见,接受度比较高 。
所以,交叉质证和同行审查就是为了听取正、反不同意见,兼听则明,尽可能的增加信息的可靠性 。
英文维基百科,其实有一定参考价值,基本上都有交代信息源 。百度百科基本上劣质信息集散地,参考价值的词条非常少,且大多数是抄袭的维基 。
中文网络信息质量非常低劣,简直叫人没有办法容忍 。如果你对信息质量有要求,你就会明白这一点 。
也就是说:寻找可靠信息,遵循最基本的两个原则:「可追溯的信息源」和「经过专业审核、交叉质证的信息」 。没有信息源,无法进一步追溯,也没有经过专业人士审核的信息,都是值得怀疑的,不要轻易相信 。网络上一些自媒体的文章,我从来没有看见一个人正儿八经的交代信息源,保持信息的可查证和可追溯 。
其实,都是百度搜来的真假不明东西,拼凑的 。
我说一个很简单的比喻:历史问题,几百几千年前的事情,你是如何知道的?
很简单,从历史文献知道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