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多学习一点课外知识,丰富眼界,有推荐的吗?

想要孩子多学习一点课外知识,丰富眼界,我推荐学习情绪的调整和思维的训练两个方面的内容 。
一、情绪调整就是调整自己的内心,当学习《大学》、《中庸》、《道德经》、《菜根谭》等在内心调整方面,我们现代人写的心理情绪调整的方法,离古人来说,差距还是太大了 。现代人讲解情绪是以西方科学研究的思维来调整个人情绪,最喜欢头痛了医头,脚痛了医脚,方法不根本,治标不治本 。
当我们感觉自己到痛苦,就告诉我们要想一些开心的事情,告诉我们要去把这个事情分析清楚,逻辑上讲明白,可是情绪它依然还在 。即使有所转变,但一念及到不开心的事情,心里就难受啊,痛苦啊 。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某个事情的逻辑也会想得明明白白,可是情绪那一关,就是过不去啊 。
所以,在这一块我们一定要寻找最根本、最究竟的方法,让我们和孩子都能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在这一块,《大学》、《中庸》、《道德经》、《菜根谭》等文字都给我们讲述了很好的方法 。
《大学》是给我们讲述人生中最大的学问之道,是要明自己的明德,要让身边的人都能明自己的明德,具体的方法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来达到修身,修好自己的身再传递给身边的人、更多的人,也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
《中庸》是给我们讲述中庸的根本,尤其是在《大学》的基础上点明了格物致知的练习方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这就是人的情绪两种状态,一种是没有情绪的状态,一种是有情绪的状态 。
《道德经》也告诉我们在面对自己的内心情绪的时候怎么办:“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就是不管我们有情绪还是没有情绪,都要学会去观察我们内心的状态,中的状态用观,要中节也一样用观的方法 。我们只要看到情绪的妙和徼,就是让我们的情绪中和了 。
《菜根谭》一书言词简单,很多心中事都有写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 。”时常读一读,自然就可以在前面经典的基础,让我们体会到内在心胸的广大,眼界、格局自然宽广 。
二、思维训练的方法思维就是逻辑,逻辑就是联系、关系,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逻辑,都是有内在的关系的 。这种关系,我们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道、术、器、用 。
用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现象、表象和应用 。我们可以用是什么、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等等来问我们,然后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
器就是工具 。我们可以用有什么工具可以完成任务,有什么工具是我们需要的来提问 。
术就是方法 。我们可以用怎么办、如何做、有什么方法、有什么步骤等问题来进行提问 。
道就是本质 。本质就是根本性的,要用到为什么来提问,从各种原因中找出最根本的原因来 。
所以,在这个思维框架下,孩子如果能学会这个思维,最需要做的一件事情,不是看什么,而是先学会大量地提问题 。只有会提出问题的孩子,才是脑袋聪明的孩子 。不会提问题,几乎就是不思考 。不思考是很难变聪明的 。
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我们要教会孩子提问题,从四个维度去训练孩子,让孩子学会思考 。
结束语课外知识,随便去看看,现在可以说到处都能找到,但是相信我所说的情绪调整的方法和思维训练的方法几乎没有人直接地对孩子们提出来 。所以,我希望我们家长眼界要放宽广一点,我们的眼界提升了,孩子的眼界才能提升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