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氧运动远离高考综合征( 二 )



    大脑最外一层的大脑皮质,约有100多亿个神经细胞,形成极为复杂的神经网络,这是人发生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

    研究发现,人的学习效率与有关的大脑皮质区域是否处于“优势兴奋”状态有关 。在缺氧较轻微时,神经系统对信息传递和处理会发生初步障碍,造成注意力、记忆力、判断力、情绪控制、神经控制等功能的混乱,这就是“头昏”了 。

    判断力受影响,无法敏捷、准确地做出决定;注意力受影响,无法较长时间集中精力在一件事上等,这样就影响了学习效率 。

    用脑过度头脑胀疼

    不少考生过度用脑后会头胀头疼,这又是为什么呢?

    专家说,当脑组织“缺氧”时,人体会通过脑血管自然扩张的方式来调节,增加脑组织的血流量,以补充供氧 。其机理是:脑血管有个特性,即在氧分压降低时,脑血管会自然舒张 。

    脑血管扩张,使脑容量体积增大,而脑组织在一个闭合、坚硬的颅脑内,脑组织增大受到颅骨的压迫,人就会出现头疼等症状 。

    有关“疼痛”,还有一种解释,有研究报告提及:“遭遇缺氧的细胞会发出微微的痛信号,此痛信号在体内汇集成一种连续而模糊的焦虑不安、恐惧或灾难感……”

    有的考生说,一翻开书复习,就感到疲劳,打哈欠,想睡觉,这又是为什么?

    这是典型的脑“缺氧”症状 。没有脑力工作时不会有感觉,但当你开始用脑时,大脑对氧的要求增加了,而身体里的氧不够用了,你就会进入一种昏昏欲睡的状态,这是身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 。氧气不足达到一定程度,机体会将信息传到脑部,再通知肺部:该深呼吸了!人不由自主地就打起哈欠来 。

    那么,过度用脑,为什么又会发生睡眠障碍?杜文东说,大脑“缺氧”也是失眠的一个元凶 。如果脑部一直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持续亢奋,造成脑部缺氧,致使大脑皮质在低氧的状态下“兴奋”,造成大脑皮质功能紊乱,人便失眠了 。

    有氧运动补氧好

    考生如何才能又复习好,又不让大脑“缺氧”呢?

    杜文东说,首先,用脑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说来,连续学习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 。最好是复习一堂课的时间,就放松活动一下 。

    连续用脑时,还应注意更换复习内容,比如,学一会儿文科,再学一会儿理科;或者替换地读外语、听录音、看图像,以利左右脑活动的平衡;或者“一边说,一边写”地帮助记忆等 。

    其机理是,大脑皮层有着十分细致的分工,就语言中枢来说,就分为读、写、听、说四区 。当人在从事某一项活动时,只有相应区域的大脑皮质在工作(兴奋),与这项活动无关的区域处于休息(抑制)状态 。随着工作性质的转换,大脑皮质的工作区与休息区不断轮换,使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能有劳有逸,以逸待劳,这样会减少脑“缺氧”的情况,维持高效率 。

    考生该如何保证大脑有充足的血氧供应呢?

    专家说,“有氧运动”是最好的补充氧气的方式 。考生可以抽空到树木茂盛、空气新鲜的地方做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

    运动起来,吸进更多的氧气,提高血氧含量;运动起来,血流加快,提高大脑的氧供应量;运动起来,大脑释放出多巴胺,让人愉快起来,优化脑细胞的代谢环境 。这样,“缺氧”症状可以自然缓解!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