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寻找最早的北京( 八 )


当自称殷人之后的孔子由衷地赞颂周公制礼作乐,怒气冲冲地斥责“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时,他体内祖先杀牲殉人的残暴血液,早已被周人的礼乐文明涤荡干净了 。
在最初的公正而血腥的报复后,周人对投降的殷遗民仁德以待,博物馆里两座墓葬的主人就是例子 。M52的墓主人“复”和M53的墓主人“攸”都曾蒙燕侯赐予贝币,攸还被特别赐予画衣 。在他们的陪葬坑中,分别拥有六驾和四驾的马车,让这些笃信鬼神的殷遗民可以继续在他们想象的亡灵世界享受车马代步的待遇 。
当然,这些周人对殷遗民的仁德恩赐中,也包括那四名不幸的人殉——前朝的野蛮暴虐的余毒需要时间来洗涤,而洗涤的过程中又难免产生新的牺牲者,他们是野蛮迈向文明的变革中的阵痛 。
在三千年后看来,对野蛮的宽容本身就是对文明的犯罪 。无论这宽容的限度有多小,造成的痛苦仍会赤裸裸地从地下浮现出来,给人以思考——在这里,有一个貌似意味深长的细节,那就是M52号墓的主人复,这位下葬时躺在重锦画棺中的殷遗民贵族自然是想永生不朽,但墓葬打开时他的骸骨早已朽烂成泥土,反倒是那名不幸的少年殉人,因为只用竹席包裹,所以骨骼与泥土中的矿物质进行了交换,反而保存得非常完好 。
这多少给人一种历史有意讽刺的错觉 。但就在这座坟墓的旁边,那位陪葬了两名殉人的殷遗民攸却尸骨完好,用两个黑洞洞的窟窿对视着上方投来的目光 。
“目前”
寻找最早北京的故事并未结束
首都博物馆展厅,柔和的灯光下,西周燕都遗址出土的文物真品吸引着一双双好奇的目光 。它们是三千年前一个国家都城在这里创建的明证 。它们被深埋在地下,镶嵌在历史的年轮里,直到被一双训练有素的眼睛发现、解读,揭开一段埋藏了三千年之久的历史 。
西周燕都遗址发掘出的伯矩鬲,又被称为“牛头鬲”,现收藏于首都博物馆 。
但这段历史并未讲完 。琉璃河地区发现的遗址虽然已经被证实是燕国始封之地的国都,但这座都城仅仅存在了仅一、二百年的时间,便遭到废弃 。废弃的原因至今不明 。这座遗址最奇怪之处,是北城墙保存完好,但南城墙却只有断断续续的几点护坡残垣 。
“你看,这上面只有几个点,南城墙就只剩下这么点”,李亮用手指着图示上的几个模糊不清的点和虚线:“所以我们现在不知道这道城墙究竟有多宽,也不清楚它的走向究竟什么样的 。我们现在猜想,它可能是被大石河冲毁了 。而这场洪水,很有可能正是导致燕人放弃这个国都的原因 。”
赵福生却根据自己考古发掘时的发现,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在宫殿区发掘时,他发现了大量建筑构件都有烧焦的痕迹 。这证明这座宫殿应该曾被大火焚烧过:“这里也许发生过动乱或是战争,所以才会着这么大的火 。但也有可能它够倒霉,同时遇上外敌入侵和洪水,不得不弃城逃跑 。”
西周燕都的历史倏然终结,在这座国都被废弃后,一些平民似乎还留在这个地方,但居住的痕迹只延续到西周末期,便消失了 。时间流逝,尘土堆积,遗址消失在地下,被人遗忘 。新的移民来到这里,建造屋舍、种植庄稼,修筑城墙,然后又被废墟 。周而复始 。直到有一天,一位农民在挖菜窖时挖出了两个青铜器,抱着它们放在了琉璃厂文物商店的柜台上 。
但寻找北京最早城市的故事,并没有在这片遗址上止步 。在首都博物馆陈列燕都遗址出土文物的展柜两旁,还陈列着从北京其他地方发掘出的青铜器 。1977年,平谷县刘家河的一位农民在村东水塘边取土时,偶然发现了一批文物,这批文物有40多件,包括铸造精湛的方鼎、圆鼎、鬲、盉等多件礼器,甚至还有臂钏、耳环和一串绿松石项链 。通过研究发现,它们属于比西周燕都更早的商代中期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