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的传统节日-锡伯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锡伯族的传统节日-锡伯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文章插图
 少数民族  锡伯族 
锡伯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最开始的时候生活在中国的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后来有一部分人迁移懂啊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那么关于锡伯族的传统节日,你具体都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往下看看吧!
锡伯族人们有信仰萨满教,喇嘛教,现在大多数人不相信十四世纪的公元前往黄河流域建立政权,后来进入汉族 。还有一些居住在嫩江东北部的松花江,中洱河流域咸北人民下来成为今天的西博人 。1764年,十亿西藏人被征收到新疆伊犁地区开垦的驻军,有2000多户家庭,现在新疆西伯利人是他们的后代 。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锡伯族人使用锡伯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居住在东北的锡伯族人使用汉语,锡伯文是1947年在满文的基础上略加改动而成 。大多数锡伯族人通用汉文 。锡伯族人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 。西迁的锡伯族人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牧业 。粮食作物以小麦、水稻、玉米为主,还种胡麻、油菜、向日葵等油料作物以及甜菜、烟草、大麻、棉花等经济作物 。
锡伯族的村屯四周筑有围墙 。住房自成院落,庭院种植花木蔬菜 。大门多朝南开 。住室的窗户和箱柜等家具都雕图案,最常见的是牡丹和莲花 。锡伯族妇女擅长剪纸,纸糊的窗户都用剪纸装饰得十分美观 。在饮食方面,以面、米为主食,爱食奶茶、酥油、奶油等乳制品 。
锡伯族忌食狗肉 。秋天习惯用圆白菜、韭菜、胡萝卜、芹菜和辣椒腌制咸菜,叫花花菜,作为冬春两季的食物 。还喜欢在农闲时打猎、捕鱼,并用鱼腌制腊鱼肉 。
在服饰上,妇女喜欢穿旗袍,男子穿对襟短衫,裤脚在脚踝扎紧,现在中青年男子爱穿制服、西服,妇女爱穿连衣裙 。锡伯族注重礼节 。在家庭生活中,长幼有序,晚辈对尊长行“打千”礼 。
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节和西迁节 。
清明节
锡伯族的清明节一般在农历三月过一次,但在新疆伊犁、塔城地区的锡伯族人每年要在农历三月和七月过两次清明节 。过节时,人们分别用鱼和瓜果祭供,所以分别称为鱼清明和瓜清明 。
抹黑节
锡伯族人有在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相互抹黑的习俗,久而久之,这一天就成为锡伯族传统的“抹黑节” 。
人们清晨起来,把准备好用来抹黑的布或毡片带上,挨家挨户,不分男女老幼互相往脸上抹黑,据说这是请求五谷神免掉庄稼的黑穗病,保证丰收 。过节这天天亮时分,人们就走出家门,拿着沾满泥水和灶灰的抹布、毡片,走街串巷,逢人就往脸上抹一点儿黑,一直到天亮才肯收场 。被抹了黑的人非但不生气,还视此为大吉大利,认为抹黑后天火就不会烧身,庄稼也不得黑穗病 。。现在过抹黑节,早已没有了迷信色彩,只剩下娱乐的性质了 。
西迁节
西迁节也称杜因拜扎坤节、四一八节,这是锡伯族传统的盛大节日 。西迁节是锡伯族的西迁戍边纪念日,因时间是农历四月十八日,所以叫四一八节 。因有怀念亲人之意,又叫怀亲节,新疆锡伯族同胞称为“杜因拜扎坤” 。
西迁节是二百余年来锡伯人民的传统节日,纪念一部分锡伯族西迁祖国西北边疆的伊犁地区,驻防戍边的英雄业绩 。西迁官兵出征的前一天,西迁官兵及家属与送行的父老兄弟姐妹、亲戚故友齐集在太平寺“锡伯家庙”,共进了离别饭,共饮了离别酒,为戎装西迁的同胞饯行 。从此,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在锡伯村屯,都要在寺庙内拱灶,杀猪,吃高粱米饭,每户都去当家人,进行聚餐,来纪念锡伯族西迁的历史壮举,畅叙保卫祖国西北边疆的业绩,缅怀离别的骨肉同胞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