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源了解婆媳关系变差的原因


从根源了解婆媳关系变差的原因

文章插图
本文将从根源探究导致婆媳关系变差的原因有哪些 , 根据这些情况来查明并解决婆媳关系的恶化 。
婆媳双方常常一方强调真有之情 , 另一方强调应有之情 , 结果两方都不满意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 , 中国人在对各种人际关系分类时 , 会采用一个双维度的标准 。一个维度是关系中两个人身份角色的距离 , 一个维度是关系中两个人的真情交换和义务履行的均衡 。
在家庭关系中 , 亲子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 , 父母儿女以血脉相连 , 在以父子轴为核心的中国文化里 , 亲子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而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相形之下其重要程度都会弱一些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 , 这些关系是与生俱来的 , 或者是由角色身份固定下来的 。因此 , 我们对这些关系在情感表达上就形成了各自的区别 。
对此 , 着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称之为“等差之爱” 。意思是说 , 在亲子之间、夫妻之间、手足之间都有来自角色身份规定的情感 。这也就是梁漱溟先生所说的“应有之情” 。不同的关系有不同的伦理规范 , 也有不同的情感类型 。
此外 , 抛开身份角色来说 , 当两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交往 , 就会形成恩恩怨怨 , 以及对于一个人的爱憎好恶 。比如说 , 当我们非常崇敬自己的父亲时 , 除了有一种儿女对父亲的敬重之外 , 还会因为他的个人品德而佩服他 , 有一种超越亲缘身份的评价 。这就是“真有之情” 。
当婆媳双方混淆了婆媳关系与母女关系 , 会因为对方无法满足自己的预期而渐生不满 。
然而 , 抱怨婆婆的媳妇或抱怨媳妇的婆婆常常忽视一个现象 , 那就是无论婆婆还是媳妇 , 她们的母女关系一定比婆媳关系要好 。被儿媳妇看作是“恶婆婆”的人 , 却对她们自己的女儿疼爱有加 , 在她们的女儿眼里 , “母亲”、“娘家”都是无法替代的情感港湾 。反过来 , 被婆婆认为不懂孝顺的媳妇 , 却总是对她们自己的母亲时常惦念 , 关怀备至 。
婆婆看到媳妇与自己的儿子结婚 , 走进自己的家 , 就会本能地形成一种预期 , 那就是儿媳妇应该像女儿、儿子那样对待自己 。可是往往儿媳妇因为缺乏“真有之情”恰恰无法做到这一点 。儿媳婚后改口称婆婆为“妈妈” , 也会本能地将婆婆的行为与自己的母亲相比 , 形成婆婆应该像母亲这种预期 。当双方混淆了婆媳关系与母女关系的时候 , 往往会因为对方无法满足自己的预期而渐生不满 。
不满的情绪出现后 , 婆婆和媳妇又都会出现一种归因偏误 , 那就是认为婆媳关系就是婆媳关系 , 永远不会变成母女关系 。有的婆婆说:“无论你怎么对她好 , 她也不会变成你的女儿的 。”媳妇就更容易说:“哪个儿媳妇是婆婆养大的?她怎么会对我像对她女儿那么好呢!”她们都不懂得通过对方的母女关系来看对方的情感和人品 , 来体会对方的真情 。如果用真情来换取真情 , 婆媳关系就一定会与母女关系一样 , 成为家庭关系的新的情感支柱 。
“分家单过”日渐普遍 , 社会结构中夫妻轴的地位正在上升 , 但父子轴依然有重要地位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